[发明专利]一种树穴内撑模具及树木地下穴栽植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22276.6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1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史红军;丰贵花;倪守增;许庆鹏;孙杰;高瑞;孙晓辉;王新民;房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汇友市政园林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大学;山东汇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市市政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泉建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3/04 | 分类号: | A01G23/04;A01G24/10;A01G24/20;A01G24/22;A01G24/25;A01G24/28;A01G24/42 |
代理公司: | 济南龙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72 | 代理人: | 张秋霞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树 穴内撑 模具 树木 地下 栽植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园林植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树穴内撑模具及树木地下穴栽植施工方法,包括放置在树穴内的深度扩展土胚和土球土胚,土球土胚位于深度扩展土胚内且与深度扩展土胚同圆心,在深度扩展土胚上放置内撑环,所述内撑环由两个半圆环形成,两个半圆环之间通过两个色标卡扣卡接在一起形成圆环;所述色标卡扣由不同颜色的色块组成,相邻色块之间间距相等,色标卡扣上设有刻度;所述内撑环外部一圈培土夯实形成外圈土胚。利用本发明装置施工后形成的树穴标准统一,实现了树穴施工标准化、模块化、去人工化。通过色标卡扣测量栽植深度,避免树木栽植过深或过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园林植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树穴内撑模具及树木地下穴栽植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树穴作为树木栽植中的重要施工环节,是植物后期养护苗木成活重要保障。传统的苗木栽植时,树穴多是粗放式管理,树穴受施工工人技术水平限制较大,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实现标准化、高效率、去人工化、功能化的现代施工要求。
树木的栽植深度直接影响树木成活及后期成长,埋深过深焖根后植物易死亡或弱势生长;埋深过浅浇水时不能满足生长要求,会脱水死亡。传统的树穴不具备栽植埋深测量功能。
另外,传统的树穴因边界不清,后期养护往往杂草丛生,与树木争夺养分,导致树势变弱,且因为不规整,苗木保墒、浇冻水都无法量化,栽植土壤多为客土、生土,土壤中缺少生物菌难以形成土壤团粒结构造成根系厌氧呼吸烂根。
再者因为没有统一的规格和外形要求,传统的树穴外观参差不齐,观赏性差,外观质量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树穴内撑模具及树木地下穴栽植施工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树穴内撑模具,包括放置在树穴内的深度扩展土胚和土球土胚,土球土胚位于深度扩展土胚内,深度扩展土胚底部高于土球土胚底部,深度扩展土胚顶部高于土球土胚顶部,在深度扩展土胚顶部放置内撑环,所述内撑环由两个半圆环形成,两个半圆环之间通过两个色标卡扣卡接在一起形成圆环;所述色标卡扣由不同颜色的色块组成,相邻色块之间间距相等,色标卡扣上设有刻度;所述内撑环外部一圈培土夯实形成外圈土胚。
所述外圈土胚内添加植物纤维。
所述植物纤维为椰丝或/和稻草秸秆。
所述深度扩展土胚内中间填充石子或/和草炭土。
所述土球土胚内添加EM菌微生物有机肥。
所述内撑环内撑环中部直径最小。
所述内撑环由玻璃钢或不锈钢材质制成。
所述相邻色块之间的间距为5cm。
所述色块颜色从下至上依次为红色、橙色、蓝色、浅绿、深绿。
利用上述的树穴内撑模具,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树木地下穴栽植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树穴开挖、整理;树穴中间为与土球土胚等直径的凹陷圆;
步骤二:制作深度扩展土胚和土球土胚,将深度扩展土胚和土球土胚放入树穴内;
步骤三:将内撑环放置在深度扩展土胚上方,并用色标卡扣将内撑环连接成圆环;
步骤四:树木放入树穴内,支撑树木,树穴内回填底土;
步骤五:内撑环外部一圈培土并夯实,形成外圈土胚;
步骤六:将色标卡扣取下,内撑环朝内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汇友市政园林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大学;山东汇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市市政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泉建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汇友市政园林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大学;山东汇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市市政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泉建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222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