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力智能运维系统的自动生成一次接线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2730.2 | 申请日: | 202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8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周纬;顾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1 | 分类号: | G06F30/31;G06F16/53;G06F16/242;G06F16/28;G06Q10/00;G06Q50/06;G06F111/20;G06F11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朱易顺 |
地址: | 210018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玄武大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力 智能 维系 自动 生成 一次 接线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力智能运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电力智能运维系统的自动生成一次接线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业务终端调用电站图形,将电站唯一标识发送至图形模型子系统;图形模型子系统接收电站唯一标识,根据关系库获取回路属性,从图形模型库匹配回路原型图;数据模型子系统获取回路属性,从数据模型库匹配数据,并从实时库加载数据,数据封装至回路原型图;逻辑映射子系统根据回路逻辑标签,将带有数据集的各回路原型图。本发明根据电力系统的要求制定回路图形模型,根据各回路的数据差异性制定的数据模板,能够保证回路差异性的同时提供标准的回路图形输出和数据输出,并且具有一次制定终身受用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智能运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力智能运维系统的自动生成一次接线图方法。
背景技术
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为电网运行更安全、管理更精益、投资更精准、服务更优质开辟了一条新路,同时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是落实“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的核心任务。
在此背景下将物联网技术用于电力的变、配、用环节,实现电力智能运维,既能提高运行的安全程度,又可以集约化管理,降低运维成本的目的。由于电力一次接线图是电力运维系统极为关键的一种功能,可以图形化呈现电力回路的运行状态和电力参数,是调度人员感知配电运行安全的直接方式。现阶段人工建立一次接线图工作量大,且人工关联数据容易发生错误,图形的维护和备份至关重要,图形的丢失和被修改直接影响调度人员对用电运行的监视。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电力智能运维系统的自动生成一次接线图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电力智能运维系统的自动生成一次接线图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电力智能运维系统的自动生成一次接线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业务终端调用电站图形,将电站唯一标识发送至图形模型子系统;
S2、图形模型子系统接收电站唯一标识,根据关系库获取回路属性,从图形模型库匹配回路原型图;
S3、数据模型子系统获取回路属性,从数据模型库匹配数据,并从实时库加载数据,数据封装至回路原型图;
S4、逻辑映射子系统根据回路逻辑标签,将带有数据集的各回路原型图,按照图形像素和拼接的画面坐标,依次递归调用,每完成一次拼接,重新计算拼接的画面坐标,最终拼接生成完整一次接线图;
S5、数据封装处理机将完整图形与数据封装并生成代码返回至业务终端。
在上述的基于电力智能运维系统的自动生成一次接线图方法中,所述数据引擎接口接收用户读取电站指令,驱动图形模型子系统和数据模型子系统,同时业务终端对返回的封装包进行解析与呈现。
在上述的基于电力智能运维系统的自动生成一次接线图方法中,所述关系数据库保存回路的属性,所述数据模型属性用于匹配数据模型,所述图形模型属性用于匹配回路原型图,所述逻辑标签属性用于建立回路原型图间的组态排列关系。
在上述的基于电力智能运维系统的自动生成一次接线图方法中,所述定制存放回路原型图的图形模型库,并建立数据模型库,所述图形模型库的关键是按照回路类型将对应图形转换为代码。
在上述的基于电力智能运维系统的自动生成一次接线图方法中,所述关系数据库与图形模型子系统保持耦合关系,实时数据库和数据模型子系统保持耦合关系,连接与松散机制依靠数据引擎接口驱动图形模型子系统和数据模型子系统,通过获得回路的属性后建立连接并实现原型图和实时数据的封装。
在上述的基于电力智能运维系统的自动生成一次接线图方法中,所述逻辑映射子系统包含数据的回路原型图封装单元的连接与排列,且拼接方式取决于逻辑标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27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