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电导率水环境的造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62801.2 | 申请日: | 202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5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冉孟怀;周雪林;王增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博汇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21/18 | 分类号: | D21H21/18;D21H17/14;D21H17/03;D21H17/66;C08F220/56;C08F220/34;C08F222/02;C08F222/38;C08F228/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导率 水环境 造纸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电导率水环境的造纸方法,造纸浆料湿部环境电导率在2000~7000μS/cm范围内使用改性干强剂制备,该改性干强剂电荷较高,可形成PIC(聚离子复合体)并有利于其在纤维原料的表面留着,避免干强剂进入纤维内部或从纤维间的空隙流走,达到在高电导率的湿部环境下也能有效提升纤维间结合强度的效果,满足了在高电导率水环境下的造纸生产需求;通过本方案制备的干强剂,能有效节约药品用量,减少因层间结合强度低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同时可以降低废水COD以及水处理的成本,满足低碳绿色的环境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浆造纸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高电导率水环境的造纸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部分盐碱地质地区,水质中的盐分较高,导致水体本身的电导率也较高,同时因为白水闭封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湿部浆料系统的电导率上升。造纸湿部的这些环境因素变化使得各种浆内添加剂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随着系统的积累,浆料系统电导率超过3000μS/cm的情况屡见不鲜。而造纸湿部需要靠增强剂来提升成纸的强度,高电导率则会影响增强类药品的功效发挥。传统两性干强剂在高电导率(电导率≥2000μS/cm)浆料系统中受阴离子垃圾的电荷遮蔽效应影响,较难形成PIC(聚离子复合体)。因此,纤维的凝聚性差,干强剂在纤维上的吸附率低,随之产生纸张强度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合在湿部高电导率环境下满足生产需求的造纸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高电导率水环境的造纸方法,高电导率水环境为造纸浆料湿部环境电导率在2000~7000μS/cm时,造纸湿部添加改性干强剂,改性干强剂的配方原料包括按摩尔百分比计分别为55~97.8mol%的丙烯酰胺、0.01~10mol%的含α甲基的阳离子性乙烯基单体、1~20mol%的阴离子性乙烯基单体、0.01~1mol%的交联性单体、0.1~1mol%的甲代烯丙基磺酸钠和0.01~0.5mol%的过硫酸铵。
优选的,该改性干强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反应釜中加入300~310mol%的去离子水,随后通入纯度≥99%的氮气进行除氧操作,通气时间>6h,并升温到85~100℃;
(2)选用4.5~5.5mol%的丙烯酰胺、4.5~5.5mol%的含α甲基阳离子性乙烯基单体、0.01~1mol%的阴离子性乙烯基单体、0.01~1mol%的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乙酯的氯化苄季盐化物、0.01~0.06mol%的交联性单体、0.01~0.4mol%的甲代烯丙基磺酸钠混合并与过硫酸铵和180~200mol%的离子交换水在搅拌下加入反应釜中,加入时间为1~3h;
(3)将85~86mol%的丙烯酰胺、0.01~2mol%的阴离子性乙烯基单体、0.01~0.06mol%的交联性单体、0.01~0.1mol%的甲代烯丙基磺酸钠混合并与过硫酸铵和180~200mol%的离子交换水在搅拌下加入反应釜继续反应,加入时间为1~3h;
(4)在85~100℃条件下保温1~2h,最后加入430~450mol%的离子交换水得到成品。
优选的,改性干强剂的物化特征为白色微浊粘稠状液体,固含量≥15%,黏度为5500~14000cps/25℃,PCD(颗粒物电荷值)≤50000μeq/L。
优选的,在步骤(1)中,选用的交联性单体为N,N一二甲基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优选的,的N,N一二甲基丙烯酰胺的含量为0.01~0.06mol%,所述的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含量为0.01~0.03mol%。
优选的,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成品纸定量为185~400g/m2,其中分层定量分别为面层定量25~40g/m2,芯层定量100~270g/m2,底层定量10~35g/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博汇纸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博汇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2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