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干扰草地贪夜蛾交配的迷向剂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10558.2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8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宁君;王留洋;杨超霞;骈起薇;梅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37/02 | 分类号: | A01N37/02;A01P15/00;C07C69/1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干扰 草地 夜蛾 交配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干扰草地贪夜蛾交配的迷向剂及应用,属于农业害虫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领域。所述草地贪夜蛾迷向剂组分为顺‑8‑十二碳烯乙酸酯,其迷向效果优于同等剂量下的草地贪夜蛾信息素迷向产品。本发明的迷向剂将10‑20 mg顺‑8‑十二碳烯乙酸酯溶解于液体氯化石蜡中,并加入聚氯乙烯毛细管(PVC)中,每亩设置30‑50根迷向丝,田间持效期大于3个月,且迷向率均大于85%。本发明的迷向剂能显著干扰草地贪夜蛾雌雄之间的交配,且对环境和天敌安全,操作简单,可用于大面积防治该害虫,对于草地贪夜蛾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干扰草地贪夜蛾交配的迷向剂及应用。
背景技术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原生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草寄生广,食性杂,尤其喜欢禾本科植物,如玉米、高梁、小麦等作物。成虫繁殖能力强,一般每年发生5-6代,雌成虫产卵量高,一生可产卵900-1000粒!有资料显示,草地贪夜蛾成虫迁飞扩散快,最大飞行跨度达1600千米。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数据,截止目前,世界性重大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在全国发生面积超过6000万亩,发生区域涉及我国黄淮海以南玉米种植区。其中,华南,西南、江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代次多,程度重,江淮、黄淮、西北、华北等地危害达中等发生水平,东北南部春玉米有受害的可能。
我国目前对农业害虫的主要防治手段就是化学药剂防治,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对农民安全合理用药无法全方面到位地进行指导,因此由于不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对农田害虫进行防治而导致了一系列环境、生态、农产品安全以及人畜健康等问题。昆虫信息素作为“第三代农药”在运用干扰交配和大量诱捕法进行害虫防治已有不少成功的例子。目前,运用迷向法干扰害虫雌雄蛾间的交配已成为防治害虫的热点。迷向的原理是利用迷向丝缓释大量信息素或类似物组分,来掩盖雌性成虫的位置,误导雄性成虫难以找到雌性成虫,使其交配推迟或不能交配,有效虫卵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导致虫口密度的下降,以此达到防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干扰草地贪夜蛾交配的迷向剂及应用。
一种用于干扰草地贪夜蛾交配的迷向剂,其组分为顺-8-十二碳烯乙酸酯。
可选地,顺-8-十二碳烯乙酸酯剂量为10-20mg,每亩设置30-50根迷向丝;
优选地,顺-8-十二碳烯乙酸酯剂量为10-15mg,每亩设置40-50根迷向丝;
最佳地,顺-8-十二碳烯乙酸酯剂量为15mg,每亩设置40根迷向丝;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顺-8-十二碳烯乙酸酯通过聚氯乙烯毛细管缓慢释放到田间,当田间空气中散布的顺-8-十二碳烯乙酸酯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达到干扰阻断草地贪夜蛾种内化学通讯,降低其交配率。
田间测试表明,本发明的迷向剂缓释效果明显,田间持效期大于3个月。且迷向剂有效组分大于10mg,每亩设置迷向丝大于30个,迷向率均高于85%。
本发明的迷向剂能显著干扰草地贪夜蛾雌雄之间的交配,持效期长,且对环境和天敌安全,对人体无毒无害,操作简单,可用于大面积防治该害虫,对于草地贪夜蛾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对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1迷向剂缓释装置的制备
缓释载体选择聚氯乙烯毛细管(长度20cm,内径1.5mm,壁厚0.5mm),溶剂选择氯化石蜡(CP 52)。将10-20mg顺-8-十二碳烯乙酸酯溶解在氯化石蜡中,混合均匀配成一定浓度的母液,用移液器将一定体积的母液分装至毛细管中,并热封毛细管两端,制备成草地贪夜蛾迷向剂缓释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05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