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底炉烧箱自动清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93553.2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32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郭力;施建明;史绍磊;乔磊;陈帅;王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34 | 分类号: | B08B9/34;F27B17/00;B01D36/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三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1 | 代理人: | 成实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底 炉烧箱 自动 清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底炉烧箱自动清理设备,包括移动清洗机构,烧箱翻转机构,以及与移动清洗机构连接的高压水泵(16),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清洗机构包括机架(8),轨道(4),行走小车,高压水枪(7),摆动机构,以及小车行进推动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移动清洗机构与烧箱翻转机构以及高压水泵相配合,实现了车底炉烧箱的机械化高压自动清洗,很好代替人工对烧箱对车底炉烧箱的清洗,有效的提高了车底炉烧箱清洗的效率,并很好解决了人工清洗易对车底炉烧箱造成损伤的问题,同时,有效的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素石墨焙烧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车底炉烧箱自动清理设备。
背景技术
车底式焙烧炉是一种烧箱或烧罐可翻转卸料的焙烧炉,焙烧炉多用于碳素石墨电极和石墨块焙烧生产中。这种车底式焙烧炉在使用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在烧箱或烧罐卸料完成后内腔底部会粘结大量的石英砂结垢,再次使用前,需对烧箱或烧罐内腔底部的石英砂结垢进行清除。目前,对车底式焙烧炉的烧箱或烧罐内腔底部的石英砂结垢多为人工用铁铲或钢钎清理的方式。
然而,这种人工用铁铲或钢钎对烧箱或烧罐的方式,不仅清洗效率低,而且铁铲或钢钎很容易损伤烧箱或烧罐内腔体。因此,设计开发一种既可有效的提高烧箱或烧罐清洗效率,还可很好的防止烧箱或烧罐被损坏的机械化烧箱或烧罐清洁设备便是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既可有效的提高烧箱或烧罐清洗效率,还可很好的防止烧箱或烧罐被损坏,能有效的降低工人劳动量的车底炉烧箱自动清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车底炉烧箱自动清理设备,包括移动清洗机构,烧箱翻转机构,以及与移动清洗机构连接的高压水泵,所述移动清洗机构包括机架,平行设置在机架上的两根轨道,横跨两根轨道并能沿两根轨道的轨槽自由行走的行走小车,设置在行走小车上的高压水枪,设置在行走小车上用于带动高压水枪上下左右运动的摆动机构,以及与行走小车连接的小车行进推动装置;所述高压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高压水枪的进水端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小车行进推动装置包括液压缸支架,和通过液压缸支座固定在液压缸支架上的小车行进液压缸;所述行走小车与小车行进液压缸的缸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行走小车包括车体和轨道轮;所述轨道轮的数量为多个,该多个轨道轮均匀的分布在车体的相对两侧壁上;所述轨道轮与轨道的轨槽活动连接;所述车体的顶部前端横梁上设置有高压水枪支撑机构,在位于高压水枪支撑机构下方的车体的底部横梁上设置有U形叉接头,所述小车行进液压缸的缸杆与U形叉接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车体的顶部的安装板,平行设置在安装板上的两根导轨,横跨两根导轨并能沿导轨移动的四轮小车,垂直设置在四轮小车上并能带动高压水枪上下摆动的第二液压缸,以及设置在安装板上并能带动高压水枪左右摆动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缸杆通过U形卡头与高压水枪的进水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缸杆通过连接板与四轮小车连接。
优选的,所述高压水枪支撑机构包括高压水枪支臂,和设置在高压水枪支臂的顶端的万向连接头;所述高压水枪支臂垂直安装在车体远离小车行进推动装置的一端上;所述高压水枪安装在万向连接头上。
优选的,所述烧箱翻转机构包括安装架,活动设置在安装架上的翻转架,倾斜设置在安装架上并可带动翻转架翻转的翻转液压缸,以及设置在翻转架上用于固定烧箱的油缸抱爪;所述翻转液压缸的缸杆与翻转架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翻转架包括托架,和垂直设置在托架一端并与托架固为一体的底板;所述托架通过轴承与安装架活动连接;所述托架的底部也设置有U形叉接头,翻转液压缸的缸杆与托架的底部上的U形叉接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油缸抱爪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油缸抱爪的其中一个安装在底板远离托架的一端上,另外两个分别通过液压缸支架对称安装在托架远离底板的一端两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935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