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下肢抬高垫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05963.7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81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喻先芝;邱利华;常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大厂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郭微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下肢 抬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下肢抬高垫,包括垫块及弧形支撑架,所述垫块的顶面沿其长度方向凹设形成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放置槽,该放置槽的内表面均匀凸设有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柔性凸起柱,所述柔性凸起柱沿放置槽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垫块的侧边缝制有收纳袋;弧形支撑架可将患者下肢包覆在两者围绕形成的空间内,以使患肢得到保暖,在达到体位要求的同时不影响病人的功能锻炼,给病人双下肢得到足够的活动空间,同时避免盖被等外在重力对病人双下肢的影响;用于放置下肢的放置槽内凸设有多个柔性凸起柱,其可减少与患者下肢的接触面积,同时相邻柔性凸起柱存在间隙,有利于下肢的通风散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抬高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下肢抬高垫。
背景技术
下肢外伤、下肢静脉血管疾病、下肢淋巴疾病等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下肢肿胀和病人痛苦,抬高下肢是治疗中时常采用的护理方法之一。
传统护理方法之一是应用垫块垫在患者的下肢处,将患者下肢垫高;但普通抬高垫功能设计单一,外界温度较低需要盖上被子时,下肢创面易受盖被的重力影响,不利于下肢功能锻炼,而临床上为了不受外力影响,去除盖被则会影响患肢的保暖,不利于血运、皮温的判断;同时在外界温度较高时,患者下肢与垫块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大,不利于散热容易导致压疮的产生。
为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下肢抬高垫。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下肢抬高垫,包括垫块及弧形支撑架,所述垫块的顶面沿其长度方向凹设形成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放置槽,该放置槽的内表面均匀凸设有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柔性凸起柱,所述柔性凸起柱沿放置槽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垫块的侧边缝制有收纳袋;
所述弧形支撑架可拆卸的连接于垫块的顶面,所述垫块的后侧面可拆卸的连接有一后封板,该后封板的顶部边缘与弧形支撑架的后边缘之间进行可拆卸的密封连接,所述弧形支撑架及后封板的表面均包覆有保暖面料层。
上述方案中,所述垫块的内部对应放置槽开设有空腔,相邻所述柔性凸起柱之间的间隙处均匀开设有多个微孔,所述微孔与空腔相连通。
上述方案中,所述垫块的外表面包覆有外护套,该外护套通过拉链结构与垫块之间可拆卸的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弧形支撑架底部左右两端部均连接一连接板,两所述连接板分别与垫块的顶部左右两端面之间设置有魔术贴结构。
上述方案中,所述后封板的顶部为与弧形支撑架相配合的弧形状,所述后封板的外边缘向外延伸出一圈包边,所述包边与弧形支撑架之间,以及包边与垫块之间均通过魔术贴结构可拆卸的密封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空腔内放置有风扇,该风扇的出风端与微孔相对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抬高垫的顶部可拆卸的连接一弧形支撑架,其罩设在垫块的顶部并与位于垫块后侧的后封板将患者下肢包覆在两者围绕形成的空间内,以使患肢得到保暖,在达到体位要求的同时不影响病人的功能锻炼,给病人双下肢得到足够的活动空间,同时避免盖被等外在重力对病人双下肢的影响;用于放置下肢的放置槽内凸设有多个柔性凸起柱,其可减少与患者下肢的接触面积,同时相邻柔性凸起柱存在间隙,有利于下肢的通风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后封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100垫块、101放置槽、102柔性凸起柱、103收纳袋、104空腔、200弧形支撑架、201连接板、300后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大厂医院,未经南京市大厂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059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减速器散热装置
- 下一篇:防结露复合铝箔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