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5G基站的综合一体化智能通信铁塔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55951.1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6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东;范紫莹;邱竹林;刘鑫;关雪红;吕玮;郑殿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入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22 | 分类号: | E04H12/22;E04H12/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智谷二街30***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基站 综合 一体化 智能 通信 铁塔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5G基站的综合一体化智能通信铁塔,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采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层集束、第二层天支、第三层天支和底座,第一层集束、第二层天支和第三层天支分别设置有振动检测器,第一层集束设置有避雷针和5G天线支架,底座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与第三层天支的底部可拆卸连接,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地钉,固定地钉包括下段的插入部和上段的螺纹部,螺纹部套设有第一螺母,壳体内部设有配电仓室,配电仓室设置有与5G天线支架电性连接的智能配电机构,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隔板,第一支撑隔板的底部设置有和螺纹部连接的第一安装板的技术方案,具有安装稳固、安装方便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5G基站的综合一体化智能通信铁塔。
背景技术
网络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通信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某种媒体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网络通信是通过网络将各个孤立的设备进行连接,通过信息交换实现人与人,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5G移动网络与早期的2G、3G和4G移动网络一样,属于数字蜂窝网络,5G移动网络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其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数十Gb,这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通信铁塔是网络通信中必不可少的组件。
现有技术通信铁塔的安装过程一般通常是先选好安装地点,然后再将通信铁塔组装好,再然后使用吊机将通信铁塔吊至安装地点,最后将通信铁塔的底部埋入地下,并用水泥浇筑。但是这种安装方式容易使通信铁塔倾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5G基站的综合一体化智能通信铁塔,其能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具有安装稳固、安装方便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5G基站的综合一体化智能通信铁塔,其中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层集束、第二层天支、第三层天支和底座,第一层集束、第二层天支和第三层天支分别设置有振动检测器,第一层集束设置有避雷针和5G天线支架,底座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与第三层天支的底部可拆卸连接,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地钉,固定地钉包括下段的插入部和上段的螺纹部,螺纹部套设有第一螺母,壳体内部设有配电仓室,配电仓室设置有与5G天线支架电性连接的智能配电机构,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隔板,第一支撑隔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设有供螺纹部穿过的第一通孔。
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振动检测器用于检测第一层集束、第二层天支、第三层天支遇风的晃动情况,如果相邻两节的振动差距过大,说明其连接处发生松动,需要及时维护。智能配电机构为现有技术中的配电设备,集成安装于底座的配电仓室可减少额外占用土地修建配电柜和配电房,适合密集城区推广使用。在安装过程中,先选定好安装地点并对安装地点进行硬化处理,在硬化处理过程中将固定地钉的插入部插入地下并用水泥浇筑固定,螺纹部漏出地面;然后使底座的安装板的第一通孔穿过螺纹部,在螺纹部拧上第一螺母进行固定,由于第一支撑隔板使得用工具拧动第一螺母较为轻松;再然后将装配好的第一层集束、第二层天支、第三层天支安装于底座顶部,第三层天支和底座固定连接。由于底座和固定地钉容易调整,保持平稳,再将第三层天支直接和底座进行连接,即可使通信铁塔竖直,无需在安装第三层天支时进行竖直校准,安装更加方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三层天支的底部设置有法兰,法兰与壳体螺栓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支撑隔板,第二支撑隔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设有同法兰螺栓连接的第二通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三层天支的底部的四周均匀设置有加强肋板,加强肋板与法兰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壳体铰接设置有仓门,仓门的边沿设置有密封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入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入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59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达PMT蛋白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全检段长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