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氧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及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9084.6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6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高哲亮;何伟;刘长蕊;庄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制氧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及控制系统,该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设备,控制设备与制氧设备连接,制氧设备包括储氧罐、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储氧罐内的氧气压力;在氧气压力超出预设氧气压力范围的情况下,确定第一电磁阀对应的第一目标控制参数,和/或,确定第二电磁阀对应的第二目标控制参数;将第一电磁阀对应的第一控制参数调整为第一目标控制参数,和/或,将第二电磁阀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调整为第二目标控制参数,以使储氧罐内的氧气压力在预设氧气压力范围内。本申请可以使制氧设备内的气体压力在预设范围内波动,减少高压气体对制氧设备产生的冲击性损害,延长制氧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氧设备的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氧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分子筛制氧机可以有序的控制压缩空气进入分子筛塔进行吸附和解吸附,并产生连续不断的高浓度的氧气。压缩空气在进入分子筛塔时,产生的高压气流会对分子筛塔内的分子筛产生冲击性的损害,还会导致分子筛塔内的分子筛发生串动性分化,降低分子筛的使用寿命,进而降低制氧设备的使用寿命。
现有的制氧设备在制氧过程中,吸附和解吸附参数是固定不变的,当使用者使用较小氧气流量进行氧疗时,由于吸附和解吸附参数不变,会出现分子筛塔输出的氧气流量减少,而输入分子筛塔的压缩空气量不变的情况,就会造成分子筛塔内的压缩空气产生过大的气流强度,加剧了对分子筛产生的冲击性损害和串动性粉化损害,同时由于分子筛塔内气流强度的增加,还加重了空气压缩机的负担,进而影响空气压缩机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制氧设备整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氧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及控制系统,以解决如何控制制氧设备内的气体压力维持在稳定范围内,延长制氧设备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氧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制氧设备连接,所述制氧设备包括储氧罐、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储氧罐内的氧气压力;
在所述氧气压力超出预设氧气压力范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电磁阀对应的第一目标控制参数,和/或,确定所述第二电磁阀对应的第二目标控制参数;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阀用于将空气导入所述制氧设备、将废气导出所述制氧设备,所述第二电磁阀用于将氧气导入至所述储氧罐;
将所述第一电磁阀对应的第一控制参数调整为所述第一目标控制参数,和/或,将所述第二电磁阀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调整为所述第二目标控制参数,以使所述储氧罐内的氧气压力在所述预设氧气压力范围内,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参数为所述第一电磁阀对应的实际控制参数,所述第二控制参数为所述第二电磁阀对应的实际控制参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与制氧设备连接,所述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氧气压力检测模块,所述制氧设备包括储氧罐、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所述氧气压力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储氧罐内的氧气压力;
所述控制器用于:
在所述氧气压力超出预设氧气压力范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电磁阀对应的第一目标控制参数,和/或,确定所述第二电磁阀对应的第二目标控制参数;并将所述第一电磁阀对应的第一控制参数调整为所述第一目标控制参数,和/或,将所述第二电磁阀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调整为所述第二目标控制参数,以使所述储氧罐内的氧气压力在所述预设氧气压力范围内,所述第一控制参数为所述第一电磁阀对应的实际控制参数,所述第二控制参数为所述第二电磁阀对应的实际控制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阀用于将空气导入所述制氧设备、将废气导出所述制氧设备,所述第二电磁阀用于将氧气导入至所述储氧罐。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氧设备的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制氧设备、控制设备和压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90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车怠速启停系统耐久性测试方法
- 下一篇:改进的连续移印设备用的油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