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法制备环保合成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7974.2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2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邵烨;孔曙峰;叶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闽锋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8 | 分类号: | D06N3/18;D06N3/14;D06N3/12;D06N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派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14 | 代理人: | 郭薇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法制 环保 合成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法制备环保合成革的方法,其括制备湿法贝斯、干法贴面、多级烘干和后处理的步骤,得到合成革;所述干法贴面的过程为,采用刮涂方法,将隔热型涂层剂均匀涂覆于离型纸表面后,烘干,再在涂膜上均匀涂覆耐光型涂层剂,烘干,然后在涂膜上均匀涂覆聚氨酯粘合剂,接着在95~105℃下将其粘合到湿法贝斯上,经过干燥后分离离型纸,得到贴面贝斯。本发明通过优化干法贴面的涂膜结构及材料,并辅以多级烘干的方式提高涂膜的附着力,达到了提高合成革耐光老化和耐剥离性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革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干法制备环保合成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合成革是模拟天然革的组成和结构并可作为其代用材料的塑料制品,其通常以经浸渍的无纺布为网状层、微孔聚氨酯层作为粒表面层制得。合成革的正、反面都与皮革十分相似,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比普通人造革更接近天然革,广泛用于制作鞋、靴、箱包和球类等。
长期的使用后,合成革主要会出现一些表面剥落、低温环境出现裂纹等问题。究其主要原因,在于长期的日晒后,日光中的紫外线通过合成革的表面层对中间层中的高分子造成了破坏,使得中间层中的高分子老化、泡孔周边等脆弱的部位容易在动态力学作用下发生断裂,导致中间层的粘结强度降低。
目前市面上的合成革,主要在表面层、中间层里面添加耐光剂,用来阻挡紫外线,防止对涂层的破坏。这样做,虽然可以达到合成革的耐光老化效果,但是耐光材料颗粒会集中在中间层的泡壁,形成动态力学行为下的应力集中点,形成裂纹萌生源,使发泡层动态物性降低、导致穿孔破裂,造成剥离性变差等问题。因此,现需要对环保合成革的制备方法进行改进,使得干法贴面得到的合成革达到兼具耐光老化和耐剥离性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干法制备环保合成革的方法,其达到了提高合成革耐光老化和耐剥离性能的目的。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干法制备环保合成革的方法,包括制备湿法贝斯、干法贴面、多级烘干和后处理的步骤,得到合成革;所述干法贴面的过程为,采用刮涂方法,将隔热型涂层剂均匀涂覆于离型纸表面后,烘干,再在涂膜上均匀涂覆耐光型涂层剂,烘干,然后在涂膜上均匀涂覆聚氨酯粘合剂,接着在95~105℃下将其粘合到湿法贝斯上,经过干燥后分离离型纸,得到贴面贝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干法贴面后,湿法贝斯上会依次附着聚氨酯粘合剂、耐光型涂层剂和隔热型涂层剂所形成的涂膜,再通过多级烘干的方式,在较低温度时,聚氨酯粘合剂能快速渗入湿法贝斯和耐光型涂层剂组织、且不被高温破坏,较高温度时,能加速湿法贝斯组织中蛋白质等成分的变形,以将进入组织的聚氨酯涂层剂固定在组织内、与变性的组织交织在一起,最终提高涂膜的附着力;在合成革制备完成后,其外层的隔热型涂层剂能阻挡、反射、辐射太阳光近红外热量,并能阻挡部分紫外线,以免涂膜老化,同时,耐光型涂层剂能吸收剩余的紫外线,且其中的有效耐光颗粒分散均匀,能有效避免形成动态力学行为下的应力集中点,从而在达到耐光老化目的的同时,避免裂纹萌生,保护涂膜的完整性;综上所述,通过优化干法贴面的涂膜结构及材料,并辅以多级烘干的方式提高涂膜的附着力,达到了提高合成革耐光老化和耐剥离性能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制备湿法贝斯的过程为,将基布弯折层叠为15~20层、并施压将其压缩至原高度的40~60%,压力为0.5~1kg,然后浸没到带有含浸浆料的含浸槽中进行浸润,并在浸润过程中按1.2~1.4mm/min的速度进行释放,待完全释放后继续浸润2h;接着将含浸后的基布完全展开,进入带有DMF溶液的凝固槽进行水凝固;将水凝固后的基布用清水冲洗若干次,对面料进行挤干、烘干、定幅拉宽、烫平、冷却和卷取,得到湿法贝斯。
优选地,所述制备湿法贝斯的过程中,每层基布的厚度为1.2~1.4mm、宽度为1.4~1.5mm、长度为1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闽锋化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闽锋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79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锥栗果筛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时频联合扩展传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