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酰亚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36579.3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2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玲;戴玉梅;陈登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泉港石化研究院;闽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207/40 | 分类号: | C07D207/40;C09K11/0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孙振玲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胺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酰亚胺类衍生物,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酰亚胺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原料来源广泛,反应装置简单,合成效率高,产物的产率和纯度也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酰亚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材料与无机材料相比,具有稳定性好、易修饰、易调节、易加工等优点。如在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可以通过引入双键、苯环等不饱和基团以及各种生色团来改变共轭程度,也可以引入胺基、羟基、烷氧基等强给电子基团来增强小分子的荧光强度,使得发射波长移动。
近年来丁二酰亚胺以及马来酰亚胺及其衍生物作为一种潜在的有机发光小分子,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青睐,研究简单快速高效的合成含有酰亚胺结构的有机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已经成为了国内和国外有机合成的一类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酰亚胺类衍生物,是一种有机发光小分子,在有机发光器件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酰亚胺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原料来源广泛,制备方法简单,产物的纯度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酰亚胺类衍生物,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
一种酰亚胺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将一水合柠檬酸及间氨基苯甲酸以摩尔比1~1.05∶1混合于水中,搅拌,得到混合溶液;
步骤2、然后将步骤1得到的所述混合溶液转移到水热反应釜中,在180~200℃下反应4~5小时;
步骤3、待反应完成并冷却至室温后,将产物倒入烧杯,并用10~12mL蒸馏水清洗水热反应釜,一并倒入装有产物的烧杯中,然后依次进行抽滤,洗涤,干燥,得到白色微晶固体,即为所述酰亚胺类衍生物。
步骤3中,所述洗涤采用无水乙醇。
步骤3中,所述干燥在80~100℃下进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一种酰亚胺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是通过柠檬酸在高温下与伯胺反应制备得到该酰亚胺类衍生物(反应式如式Ⅱ),原料来源广泛,在制备上未使用任何催化剂,反应装置简单,无需惰性气体保护,利用水热反应的高温高压的简便条件,高效合成出一种N-取代丁二酰亚胺类多官能团衍生物,产率在60%以上,纯度达100%。
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一种新的酰亚胺类衍生物,具有以下特点:
1.该酰亚胺类衍生物具有羧基和羟基官能团,可以进一步连接其它有机基团,作为合成其它化合物的中间体:如羧基可以转化为酯基,也能被还原为醛基和羟基,羟基可以转化为卤素,也能被氧化为醛基和羧基等;
2.该酰亚胺类衍生物是一种有机发光小分子,在有机发光器件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酰亚胺类衍生物的质谱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酰亚胺类衍生物的核磁氢谱图;
图3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酰亚胺类衍生物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图;
图4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酰亚胺类衍生物的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一种酰亚胺类衍生物,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泉港石化研究院;闽南科技学院,未经福建师范大学泉港石化研究院;闽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65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机电管理计算机的多路毫伏小信号采集电路
- 下一篇:一种圆形金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