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单视图的影像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4363.7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3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崔先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34 | 分类号: | G06K9/34;G06K9/46;G06K9/62;G16H3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力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7 | 代理人: | 张传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视图 影像 匹配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单视图的影像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历史医学影像,并处理得到二值化图像;从二值化图像提取图像轮廓对应的黑白像素点阵;对黑白像素点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后的轮廓点阵;基于转向角函数算法,根据归一化后的轮廓点阵确定历史医学影像对应的图像轮廓线型,并将图像轮廓线型转换成转角曲线;以及将医疗信息与转角曲线保存在预设数据库中;获取当前的单视图影像,获取单视图影像的轮廓点阵;根据单视图影像的轮廓点阵从预设数据库中匹配历史医学影像及对应的医疗信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用于单视图医学影像关联历史医疗影像的医疗信息,以提升诊治速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匹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单视图影像的影像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的提升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成熟,医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可以支持疾病辅助诊断、健康管理、远程会诊等功能。带标签的历史医疗影像数据将成为重要的医学资源,通过医学影像的数据分析进行健康管理已然成为一个热点。目前针对医学影像的图像分析工作有两大技术发展方向:医学影像配准和医学影像融合。
医学影像配准技术都是通过多源图像或多视角图像,进行特征融合,融合后可提升诊断的水平;但对于单视图影像的患者却不能通过医学影像配准技术对病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识别,如正向肺部的医疗影像,具体原因是患者的单视图影像缺少非同源的影像用于对照分析,需要医师进行诊断分析,诊断时间长,诊断速度慢。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单视图影像的影像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单视图医学影像的医学影像关联,以提升诊治速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单视图影像的影像匹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历史医学影像,基于自适应算法对所述历史医学影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二值化图像;从所述二值化图像提取图像轮廓,得到所述图像轮廓对应的黑白像素点阵;对所述黑白像素点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后的轮廓点阵;基于转向角函数算法,根据所述归一化后的轮廓点阵确定所述历史医学影像对应的图像轮廓线型,并将所述图像轮廓线型转换成转角曲线;以及将所述医疗信息与所述历史医学影像的转角曲线保存在预设数据库中;获取当前的单视图影像,获取所述单视图影像的轮廓点阵;根据所述单视图影像的轮廓点阵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匹配历史医学影像及对应的医疗信息。
基于此,能够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于单视图影像的影像匹配方法对单视图影像进行关联,调用历史诊断的医疗信息辅助治疗,减少了人工分析医学影像的时间和医院公共资源浪费,提升了诊治的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单视图影像的影像匹配装置,该基于单视图影像的影像匹配装置包括:获取转化模块、提取模块、归一化模块、存储模块、导入模块、匹配模块。
获取转化模块,用于获取历史医学影像,基于自适应算法对所述历史医学影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二值化图像。
提取模块,用于从所述二值化图像提取图像轮廓,得到所述图像轮廓对应的黑白像素点阵。
归一化模块,用于对所述黑白像素点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后的轮廓点阵。
存储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医学影像的医疗信息,将所述医疗信息与所述归一化后的轮廓点阵保存在预设数据库中。
导入模块,用于导入所述当前的单视图影像,获取所述单视图影像的轮廓点阵。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单视图影像的轮廓点阵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匹配历史医学影像及对应的医疗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基于单视图影像的影像匹配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任意一种所述的基于单视图的影像匹配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43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碳高强焊丝用钢盘条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