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根据轴间距计算的车型辨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21937.2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56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叶圣华;陈创;华松涛;闫春东;胡天乾;杨崇智;刘刊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G01B11/02;G06F16/245;G06N3/04;G08G1/017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03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根据 间距 计算 车型 辨识 方法 | ||
1.一种根据轴间距计算的车型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车型轴距数据库;
S2:采集车辆经过的波形信号,计算轴距;
S3:采集车辆图像信息,计算轴距;
S4:对比步骤S2和S3计算的轴距,获得最终轴距;
S5:将最终轴距对比轴距数据库,辨识车辆类型;
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S21:在车辆经过的区域设置若干排传感器,设置每排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d,采样频率为s;
S22:采集车辆经过若干排传感器时产生的波形信号;
S23:根据每排传感器得到的波形信号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得到车速公式;
S24:根据车速公式计算车辆轴距数据,并对轴距数据求取平均值,得到最终轴距;
步骤S23中所述根据每排传感器得到的波形信号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具体公式如下:
(1)
(2)
式中,表示第i排的传感器波形,i表示传感器排数(i=1,2,3…),k表示第k个波峰(k=1,2,3…),、…、表示波峰起始时间,、…、表示波峰结束时间,表示第i排的传感器波峰,i表示传感器排数(i=1,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据轴间距计算的车型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中所述建立车型轴距数据库包括以下步骤:
S11:收集不同轴数的不同车辆类型的轴距数据;
S12:验证轴距数据准确性,建立标准车型轴距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据轴间距计算的车型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3中所述得到车速公式的具体公式如下:
(3)
(4)
结合公式(3)和(4)可得
(5)
式中,t表示结束时间-起始时间,i表示传感器排数(i=1,2,3…),spd表示车速,表示所有传感器的结束时间-起始时间的时间t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根据轴间距计算的车型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4中所述根据车速公式计算车辆轴距数据的具体公式如下:
(6)
式中,q表示轴距,表示第i排的传感器的k+1个波峰到第i排的传感器的k个波峰的时间之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据轴间距计算的车型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包括以下步骤:
S31:建立成像模型坐标系;
S32:确定图像采集装置在坐标系中位置,标定图像采集装置参数;
S33:采集图像数据,通过IPM公式将二维图像映射为鸟瞰图;
S34:根据图像采集装置安装参数和鸟瞰图计算车辆的轴距像素距离;
S35:步骤S34中的轴距像素距离与实际轴距进行比较,通过多组实验确定线性关系;
S36:根据线性关系计算车辆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据轴间距计算的车型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S41:对比步骤S2和S3计算的轴距;
S42:若步骤S2和S3计算的轴距相同,则输出最终轴距;若步骤S2和S3计算的轴距不同,则重新重复步骤S2和S3,直至两者计算的轴距一致;
S43:通过步骤S42,确定最终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据轴间距计算的车型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包括以下步骤:
S51:将最终轴距与步骤S1中建立的轴距数据库进行对比;
S52:通过最终轴距及车辆轴数辨识车辆类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根据轴间距计算的车型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类型包括两轴车、三轴车、四轴车、五轴车和六轴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193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载火箭测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石油化工油水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