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安全共享方法、存储器和处理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11998.0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0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靳方舟;白亚莉;王安平;王艺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和易茂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7 | 代理人: | 严巧巧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安全 共享 方法 存储器 处理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安全共享方法、存储器和处理器,包括:获取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来源于多个物理感知实体;根据所述数据的完整度将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分类整合;将分类整合后的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加密后上传到云服务;接收到对所述加密后的第一数据的访问请求,确定所述访问请求的来源方的权限能够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访问。通过本申请解决了数据的安全共享问题,使得数据共享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得到提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到数据安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数据安全共享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业陆续铺设了大量信息化系统,而信息化系统中的数据是随着周边环境而时刻变化且纷繁复杂的,致使于云存储中的数据不仅具有多源异构性,而且是实时变化的。高速的计算设备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工业互联网的数据存储和计算逐渐转移向云端,将数据存储在云端不仅使得数据访问和数据共享更加便利,同时也比本地存储方式更加可靠、经济、有更好的扩展性,用户之间的数据共享也越来越便利。
然而,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云存储和多用户数据共享也存在着“信息孤岛”和“数据不透明”的问题。因此,如何基于云存储的便利性在确保动态数据快速流动、集成、和关联的基础上,打破信息孤岛和滞后的状态,实现多源动态数据的安全共享,是非常值得探索和研究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安全共享方法、存储器和处理器,以至少解决数据共享的安全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安全共享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来源于多个物理感知实体;
根据所述数据的完整度将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分类整合;
将分类整合后的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加密后上传到云服务;
接收到对所述加密后的第一数据的访问请求,确定所述访问请求的来源方的权限能够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访问。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根据所述数据的完整度将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分类整合包括:
预先定义用于表示不同数据完整度的多个等级,其中,每个所述等级对应一个不同的完整度;
获取影响所述第一数据完整度的多个参数,其中,每个参数均具有该参数所对应的权重,所述权重用于指示该参数对所述完整度的影响的大小;
根据所述多个参数判断所述第一数据所属的完整度的等级;
将所述第一数据分类整合到其对应的等级中。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根据所述多个参数判断所述第一数据所属的完整度的等级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参数构建模糊决策矩阵,其中,所述模糊决策矩阵根据所述多个参数的权重并在保留所述多个参数中的任一参数单一决策时的全部信息的情况下进行构建;
根据所述矩阵判断所述第一数据所述的完整度的等级。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将所述第一数据分类整合到其对应的等级中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数据为非完整集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数据聚类到非完整集中;
在确定所述第一数据为完整集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数据聚类到完整集中。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将所述第一数据分类整合到其对应的等级中包括:
在将所述第一数据聚类到所述非完整集或所述完整集之后,对所述非完整集或所述完整集中的数据进行冲突检测,在确定冲突的情况下,不进行数据融合;在确定不冲突的情况下,进行数据融合形成特征信息库。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将所述第一数据分类整合到其对应的等级中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和易茂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和易茂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19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