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废弃渣土再生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7816.1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1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陈亿军;李孟浩;何松晟;王润;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科固废资源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张晓冬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废弃 渣土 再生 利用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废弃渣土再生利用系统,包括废弃渣土运输装置,所述废弃渣土运输装置通过过磅装置连接有渣土仓,在渣土仓上设置有渣土仓卸料平台,所述渣土仓下侧连接有泥土石料除杂分离装置,泥土石料除杂分离装置通过废料接收装置连接有筛分除杂搅拌装置;还包括工程泥浆仓、污泥仓,工程泥浆仓和污泥仓上分别对应设置有工程泥浆仓卸料平台以及污泥仓卸料平台。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的渣土仓、工程泥浆仓和污泥仓对废弃渣土进行分类存储,无有机质且含水率较低的渣土进入渣土仓,河湖底泥和工程泥浆进入工程泥浆仓,市政污泥进入污泥仓,极大提高了后续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废弃渣土再生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老城改造、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下商业街、地下综合体、地下停车场等)、地铁建设、城市河湖治理、生活污水处理等工程的大力实施,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工程泥浆、河湖底泥、市政污泥等废弃渣土产量急剧增长。城市废弃渣土已成为城市固废的主要来源,城市废弃渣土组分复杂,传统处置方式难度大且占用大量土地,易诱发消纳场地灾,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环境污染,破坏城市环境,“渣土围城”已成为限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渣土围城”的原因,除了产生量大,主要在于这些渣土不具备直接利用的价值。目前,通过制备烧结砖、陶粒、免烧砖、再生砂石料、填方料等途径进行再生利用。但存在协同处理能力不足,大多为处理单一物料或几种物料,物料难以很好配伍,产品质量稳定性难以保证;同时对高效脱水、物料配伍、热改性(烧结)等关键环节技术改进不足,技术整体性欠缺;难以实现废弃渣土完全再生、大宗量利用和较好的经济价值。
目前已有技术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渣土围城”的困境。但废弃渣土再生利用是涉及分类配伍、脱水干化、热改性、固化成型的综合性技术;同时需要满足大宗量利用、全量化利用、多用途消纳、无二次污染、环保经济高效等要求。因此,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集成已有技术,开发新的处理处置技术,形成新的整体性强的技术系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废弃渣土再生利用系统,包括废弃渣土运输装置,所述废弃渣土运输装置通过过磅装置连接有渣土仓,在渣土仓上设置有渣土仓卸料平台,所述渣土仓下侧连接有泥土石料除杂分离装置,泥土石料除杂分离装置通过废料接收装置连接有筛分除杂搅拌装置;工程泥浆仓和污泥仓上分别对应设置有工程泥浆仓卸料平台以及污泥仓卸料平台,所述工程泥浆仓和污泥仓通过倾斜导板与所述筛分除杂搅拌装置相连,所述筛分除杂搅拌装置通过管道搅拌器连接有泥浆池;还包括脱水装置,脱水装置两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泥浆池相连,且一侧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水泵;
所述脱水装置下方设置有第五皮带输料机,第五皮带输料机下方设置有暂存料罐,暂存料罐下侧连接有渣土粉碎装置,渣土粉碎装置通过气流粉碎进料装置连接有气流粉碎装置;所述泥土石料除杂分离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粉碎渣土仓,粉碎渣土仓下侧设置有第六皮带输料机,且第六皮带输料机远离粉碎渣土仓的一端位于所述暂存料罐的正上方;
还包括旋风干燥预热装置,旋风干燥预热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气流粉碎装置的底部相连,旋风干燥预热装置下端连接有集料器;
所述渣土仓内设置有热风循环装置,热风循环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引风机,第二引风机通过第三气水分离装置连接有旋风分离装置,所述旋风分离装置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气流粉碎装置和所述旋风干燥预热装置相连;
还包括热改性装置,在热改性装置下侧布置有燃烧室,所述集料器通过热改性装置进料装置与所述热改性装置相连;所述热改性装置通过换热器进料装置连接有换热器;
所述筛分除杂搅拌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骨料水洗装置,骨料水洗装置下方设置有骨料破碎装置,骨料破碎装置连接有骨料仓,骨料仓下方设置有第三皮带输料机,第三皮带输料机连接有块状建材生产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科固废资源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科固废资源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78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