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子自动对中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2907.1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4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唐兴华;顾胜;刘鹏;于津伟;孙斌;丛焕武;秦左铭;雷雨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P19/10 | 分类号: | B23P1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王佳妮 |
地址: | 2013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子 自动 定位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子自动对中定位装置,包括一安装台,安装台的一侧设有固定机构,安装台上设有可滑动的移动机构;固定机构上设有固定侧夹持装置和固定侧承托装置,移动机构上设有与固定侧夹持装置配套的移动侧夹持装置、与固定侧承托装置配合的移动侧承托装置,固定侧夹持装置和移动侧夹持装置分别与对中定位检测装置相连。使用时,可以将管子放置在承托装置,通过两端的夹持装置来调整和对中定位管子的单侧端或者双侧端,实现管子单侧端或者双侧端与法兰或者套管的对中定位,自动化程度高,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操作简单,结构紧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子装配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管子自动对中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尤其涉及管子自动对中定位检测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各种管子材料用量非常大,管子和法兰、管子和套管的对中装配是生产加工中的重要环节。管子和法兰、管子和套管装配时,管子需要插入法兰或者套管达到一定深度才能安装有效,传统做法是人工预先在法兰或者套管中放置调整垫片,当管子深入法兰或者套管内部并抵住调整垫片,即认为管子和法兰、管子和套管定位完成。因此就造成,在装配不同的管子时,需要人工装夹更换不同尺寸和要求的调整垫片,非常的繁琐。这种管子与法兰、套管之间的对中定位做法效率低下,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时间久,劳动强度大,同时装配质量无法保证。
因此,市场上急需要一种方便管子与法兰、套管定位的装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适应不同的管子装配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管子自动对中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和相对的移动机构,可实现管子单侧端或者双侧端的自动对中定位,快速高效,适用范围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子自动对中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动对中定位装置包括一安装台,安装台的一侧设有固定机构,安装台上设有可滑动的移动机构;固定机构上设有固定侧夹持装置和固定侧承托装置,移动机构上设有与固定侧夹持装置配套的移动侧夹持装置、与固定侧承托装置配合的移动侧承托装置,固定侧夹持装置和移动侧夹持装置分别与对中定位检测装置相连。
优选的,对中定位检测装置设置于固定机构和移动机构的中空壳体内,对中定位检测装置包括对中定位检测头和对中定位检测端座,对中定位检测头通过对中定位吸附体与对中定位检测端座相连,对中定位检测端座与固定机构和移动机构的壳体相连。
进一步,固定侧夹持装置和移动侧夹持装置中间设有供管子穿过的通孔,通孔的四周均布有若干个夹爪,通孔的中心线与对中定位检测装置的高度相配合;固定侧承托装置和移动侧承托装置包括可转动的输送辊。
一种管子自动对中定位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先根据管子长度调整固定机构和移动机构的距离位置,对于管子的单侧端或双侧端的自动对中定位配装要求,选择在管子单侧端的固定侧夹持装置或者分别在管子双侧端的固定侧、移动侧夹持装置上预先设置安装配件,将管子放置在固定侧承托装置和移动侧承托装置上;b、固定侧承托装置和移动侧承托装置自动调整管子中心线和固定侧、移动侧夹持装置的中心线以及放置在固定侧、移动侧夹持装置上的安装配件中心线重合;c、移动机构沿着导轨移动靠近固定机构,移动机构的对中定位检测头感应到信号,移动机构的对中定位检测装置与管子的一端贴合并固定;d、移动机构继续沿着导轨靠近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的对中定位检测头感应到信号,固定机构的对中定位检测装置与管制的另一端贴合,移动机构停止移动;e、移动机构开始沿着导轨远离固定机构,移动机构运行设定距离S1后,固定机构的管子端对中定位完成,移动机构的对中定位检测装置与管子端部脱离,如果管子需要两端对中定位,则移动机构继续远离固定机构移动,移动机构运行设定距离S2后,移动机构的管子端对中定位完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除了整体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很多细节方面的改进,具体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未经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29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区块链系统证书简化存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