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块体非晶合金产品表面抛光修复方法及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8959.7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7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堂权;黄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晶业液态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49/12;B08B7/00;G06T7/00;G06T7/62;G06T7/90;B22F10/28;B22F10/85;B33Y10/00;B33Y40/10;B33Y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李帅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块体 合金 产品 表面 抛光 修复 方法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块体非晶合金产品表面抛光修复方法及控制系统,属于块体非晶合金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视觉模块、气孔模型构建模块、杂质清洗模块和激光运动模块;所述视觉模块通过视觉摄像头对块体非晶合金产品表面的气孔和杂质所在的位置信息以及杂质的形状信息进行采集,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传输至气孔模型构建模块和激光运动模块;本发明能够通过集成系里的视觉模块对产品抛光面的气孔和杂质位置进行精确捕捉,通过集成系里的激光运动模块对产品抛光面的气孔和杂质位置进行激光熔接修复,以及能够使用窄脉宽高峰值热影响小的激光参数对块体非晶产品进行熔接修复,同时不改变非晶本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块体非晶合金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块体非晶合金产品表面抛光修复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非晶合金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耐磨、高弹性、高耐腐的优异性能,这使得非晶产品的应用非常广阔,非晶合金是采用现代快速凝固冶金技术制备而成的,兼有一般金属和玻璃优异的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的新型非晶金属玻璃材料。
现有的块体非晶产品基本采用真空压铸法进行制作,而真空压铸法制得的铸造品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气孔的问题,因为真空环境难于实现绝对的真空,当然这是在考虑综合设备成本的情况下,同时熔炼过程中同样存在杂质问题,杂质的成分以碳化物和氧化物居多,使得目前业界做非晶产品的压铸良率都不高,约在30%~50%之间,导致块体非晶产品在制作过程中产生巨大的成本消耗,因此也严重的制约着块体非晶产品的产业化,以及无法对产品表面的气孔和杂质进行有效恢复,造成资源浪费。
所以,人们需要一种块体非晶合金产品表面抛光修复方法及控制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块体非晶合金产品表面抛光修复方法及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视觉模块、气孔模型构建模块、杂质清洗模块和激光运动模块;
所述视觉模块通过视觉摄像头对块体非晶合金产品表面的气孔和杂质所在的位置信息以及杂质的形状信息进行采集,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传输至气孔模型构建模块和激光运动模块;
所述气孔模型构建模块对视觉模块传输的气孔位置信息进行接收,根据接收的气孔位置信息使用激光对气孔的内部信息进行采集,结合气孔的表面信息构建气孔模型,并将构建的气孔模型传输至激光运动模块;
所述杂质清洗模块对视觉模块中杂质的位置信息和形状信息进行采集,并根据接收的信息通过激光对块体非晶合金表面的杂质进行清洗;
所述激光运动模块接收视觉模块传输的数据信息和气孔模型构建模块构建的气孔模型,并根据接收的信息通过激光对块体非晶产品进行熔接修复。
进一步的,所述视觉模块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计算单元和气孔和杂质信息匹配单元;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通过视觉摄像头定时对块体非晶合金产品的抛光表面进行图像采集,并将采集的图像信息传输至图像处理单元;
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对图像采集单元传输的图像进行接收,并对图像中气孔和杂质所在的位置进行捕捉,根据气孔和杂质的位置分布构建坐标系,并将构建完成的坐标系传输至计算单元;
所述计算单元对图像处理单元传输的坐标系进行接收,并根据坐标系中气孔的坐标信息对产品抛光表面气孔的面积大小进行计算,并根据视觉摄像头的缩放系数,将计算出的气孔面积按等比例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结果传输至气孔和杂质信息匹配单元;
所述气孔和杂质信息匹配单元对气孔的位置信息和面积信息进行匹配,对杂质的位置信息和形状信息进行匹配,并将匹配后的信息按比例放大后传输至气孔模型构建模块和激光运动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的具体处理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晶业液态金属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晶业液态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89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