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染料是否为纯染料的判断方法以及染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4384.1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3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4 |
发明(设计)人: | 胡广文;佘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G01N1/3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南杰 |
地址: | 5285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染料 是否 判断 方法 以及 染色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料是否为纯染料的判断方法以及染色方法。在该判断方法中,将染料配置成不同浓度的染液,然后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染液对试验织物进行染色处理,得到染色织物。得到染色织物之后,分别测量染色织物的多类色差值,并分别建立各类色差值随染液的浓度的变化曲线。得到变化曲线之后,根据变化曲线判断染料是否为纯染料。在判断过程中,当在各自的坐标系内每条变化曲线上的各点均位于同一象限时,判断该染料为纯染料,否则判断该染料为非纯染料。通过该判断方法能够对染料是否为纯染料进行判断,避免因染料不纯而出现染色效果波动的问题,进而可以提高织物的染色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染料是否为纯染料的判断方法以及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在纺织过程中,通常需要将染料配置成不同浓度的染液来对织物进行染色。在传统的染色过程中,通常是直接将染料配置成相应的浓度进行染色,此时,当染料不纯时容易出现染色效果波动的问题,进而降低织物的染色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判断染料是否为纯染料的判断方法以及采用该判断方法的染色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染料是否为纯染料的判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染料配置成不同浓度的染液;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染液对试验织物进行染色处理,得到染色织物;
分别测量染色织物的多类色差值,并分别建立各类色差值随染液的浓度的变化曲线;
根据所述变化曲线判断所述染料是否为纯染料,当在各自的坐标系内每条变化曲线上的各点均位于同一象限时,判断所述染料为纯染料,否则判断所述染料为非纯染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色差值为CIE色差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色差值包括Da值、Db值、DCcmc值以及DHcmc值中的至少三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浓度之间的差值为0.4%~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别测量染色织物的多类色差值包括如下步骤:
将染色织物附着在测试板上,控制所述染色织物形成的测试区的透光率为0;
分别测量染色织物的多类色差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试板为白色无荧光测试板或黑色无荧光板。
一种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判断方法对染料进行判断,选出纯染料或非纯染料;
将所述纯染料或所述非纯染料配置为目标染液;
采用所述目标染液对待染织物进行染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纯染料配置为目标染液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待染织物对应染液的需求浓度;
根据所述纯染料的变化曲线,获取所述需求浓度对应的需求色差值;
根据所述需求色差值计算所述纯染料的增量浓度,其中,增量浓度=需求浓度×(1-需求色差值/100),以所述增量浓度添加所述纯染料以配置所述目标染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非纯染料配置为目标染液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非纯染料的变化曲线上色差值为0时对应的界限浓度;
获取所述非纯染料的变化曲线上浓度为0时对应的界限色差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43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