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C-SiO2 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1502.3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7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周骏懿;陈栩诗;王俊森;陈浩;王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35 | 分类号: | G01N33/535;G01N33/539;G01N21/7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sio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免疫学及免疫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C‑SiO2吸附材料加速ELISA检测过程的方法,具体为利用C‑SiO2吸附材料的良好吸附性和强机械性能,分散、吸附抗原、抗体分子,提高抗原(或抗体)与固相载体的吸附速率,增加抗原、抗体分子的接触概率,减少抗原(或抗体)与固相载体的包被时间和抗原与对应抗体的反应时间,起到加速ELISA技术的作用。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不影响反应结果,且能加快ELISA技术检测的速率,为科研实验和检验测试提供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免疫学及免疫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通过C-SiO2吸附材料良好吸附性和高机械强度的特性,来加快ELISA(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检测过程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免疫学中,将“免疫”定义为:机体对与自身成分相同的“自己”和与自身成分不同的“异己”识别、产生应答反应的过程。其中,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引起免疫应答反应的物质就是抗原。抗体是免疫应答的产物,针对不同的抗原产生的抗体不同。抗体只与特定的抗原结合,后形成聚凝,这一过程称为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是免疫检测技术的基础。
酶联免疫检测技术(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又称为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是目前在生物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抗原或抗体定性定量的检测技术。酶的催化效率很高,可以极大的放大反应结果,从而使测定方法有很高的灵敏性。ELISA既可以用作抗原检测,又可以用作抗体检测。ELISA检测的准备过程为将可溶性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到固相载体上,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进行免疫反应。但是抗原的包被和反应时间过长,使得整体测试时间较长,因而科研和检测人员不能及时得到鉴定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C-SiO2吸附材料加速ELISA检测过程的方法,本发明将含碳物质和四氯化硅制备成C-SiO2吸附材料。通过将C-SiO2吸附材料混合进抗原、抗体稀释液,利用C-SiO2吸附材料的良好吸附性和强机械性能,分散、吸附抗原、抗体分子,提高抗原(或抗体)与固相载体的吸附速率,增加抗原、抗体分子的接触概率,减少抗原(或抗体)与固相载体的包被时间和抗原与对应抗体的反应时间,起到加速ELISA技术的作用。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C-SiO2吸附材料加速ELISA检测过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含碳物质经球磨机粉碎干燥后过筛,放入容器中并加入去离子水超声分散,混合均匀后室温放置过夜,使其充分浸渍。
粉碎干燥并充分浸渍后可使含碳物质和四氯化硅充分反应,提高原料利用率。
步骤2:充分浸渍后,向容器中逐滴滴加四氯化硅,同时不断搅拌;将所得混合物继续搅拌并室温放置,使其充分反应;取出后抽滤多次,并用蒸馏水冲洗滤渣至无氯离子残留。
步骤3:将步骤2所得滤渣在马弗炉中保持200-300℃活化0.5-3h,取出后充分干燥,得到C-SiO2吸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15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自清洁装置以及空调自清洁方法
- 下一篇:封框胶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面板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