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渔船捕捞行为识别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8512.1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6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黄亮;张治豪;文元桥;朱曼;黄亚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20/52 | 分类号: | G06V20/52;G06V10/26;G06V10/76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徐小洋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渔船 捕捞 行为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渔船捕捞行为识别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AIS数据,并对AIS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每条渔船的连续轨迹点;根据移动轨迹分割算法将每条渔船的连续轨迹点分割为多段连续移动轨迹;将多段连续移动轨迹中的每段连续移动轨迹进行网格映射,生成网格移动轨迹;设置窗口大小不同的至少两个滑动检测窗口,并通过至少两个滑动检测窗口对网格移动轨迹进行识别,获得渔船捕捞轨迹数据及对应的渔船捕捞行为。本发明基于AIS数据对渔船捕捞行为进行识别,可避免数据造假,提高渔船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从而提高渔船捕捞行为识别的准确性;并通过至少两个滑动检测窗口对网格移动轨迹进行识别,提高了渔船捕捞行为识别的高效性和识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渔船和渔业资源管理以及渔情预报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渔船捕捞行为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渔业是现代农业和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伴随着我国海洋渔业快速发展、海产品需求大幅增长、海洋渔船数量增加、装备与技术快速提升,我国面临着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海洋环境污染严重、部分水域过度捕捞等诸多问题。所以如何兼顾发展现代化海洋渔业和保障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渔业管理部门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要解决上述问题,则需要对渔船捕捞行为进行识别,现有技术中,针对渔船捕捞行为识别主要依靠商业渔船的捕捞日志及渔业组织公布的渔获数据,通过标准化处理得到捕捞努力量,利用渔场重心公式等方法求得中心渔场位置,并结合海表温度、叶绿素等遥感影像分析中心渔场与海洋环境因子关系。然而捕捞作业时间通常在一年以上,渔船往往延后一两年提交捕捞日志,且部分企业在作业位置、渔获量及重量等关键信息上也存在乱填漏填的现象,因此渔捞日志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上都存在着不足,从而导致对渔船捕捞行为的识别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渔船捕捞行为识别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渔捞日志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上都存在着不足,导致对渔船捕捞行为的识别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渔船捕捞行为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AIS数据,并对所述AIS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每条渔船的连续轨迹点;
根据移动轨迹分割算法将每条渔船的所述连续轨迹点分割为多段连续移动轨迹;
将所述多段连续移动轨迹中的每段连续移动轨迹进行网格映射,生成网格移动轨迹;
设置窗口大小不同的至少两个滑动检测窗口,并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滑动检测窗口对所述网格移动轨迹进行识别,获得渔船捕捞轨迹数据及对应的渔船捕捞行为。
在本发明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滑动检测窗口包括第一滑动检测窗口、第二滑动检测窗口以及第三滑动检测窗口;所述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滑动检测窗口对所述网格移动轨迹进行识别,获得渔船捕捞轨迹数据及对应的渔船捕捞行为包括:
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滑动检测窗口、第二滑动检测窗口以及第三滑动检测窗口对所述网格移动轨迹进行识别,获得航行特征量;
建立初始轨迹点集合,所述初始轨迹点集合为空集;
根据所述航行特征量判断所述网格移动轨迹是否满足渔船捕捞行为,若满足,则将满足渔船捕捞行为的网格移动轨迹中的所有轨迹点加入至所述初始轨迹点集合,生成过渡轨迹点集合;
将所述过渡轨迹点集合中重复的轨迹点去除,生成目标轨迹点集合;
根据所述预设分段间隔将所述目标轨迹点集合中的轨迹点分割为多段捕捞轨迹,获得渔船捕捞轨迹数据及对应的渔船捕捞行为。
在本发明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格移动轨迹包括多个网格,所述航行特征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8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