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电平差分单端可转换脉冲输出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9698.6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1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高飞;景国丰;张同欣;陈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环球机床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烟台环球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5/15 | 分类号: | H03K5/15;H03K19/0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马国冉 |
地址: | 265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电平 差分单端可 转换 脉冲 输出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电平差分单端可转换脉冲输出电路,包括两个推挽电路、电路供电高电平端、电路供电低电平端和光耦,两个推挽电路分别为第一推挽电路和第二推挽电路,第一推挽电路是由第一上三极管、第一控制三极管、上拉电阻、第一下三极管和第一推挽电路输出端组成,第二推挽电路是由第二上三极管、第二控制三极管、下拉电阻、第二下三极管和第二推挽电路输出端组成,第一控制三极管上的基极和第二控制三极管上的基极相连接,第一控制三极管上的基极和第二控制三极管上的基极相连接后共同连接光耦。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使得一个接口可以同时兼容差分脉冲输出和单端脉冲输出,从而同时能对各种电平有良好的兼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接口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电平差分单端可转换脉冲输出电路。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用伺服设备中大量使用脉冲来作为上位机与伺服驱动器之间的指令传输。而脉冲的传输通常经过差分传输或单端传输的方式;同时,还存在3.3V、5V、24V等不同电平;上位机上单一接口不能兼容差分和单端两种脉冲发出方式,往往为了同时具备差分和单端脉冲发送功能而要具备单独差分接口和单端脉冲接口;而即使如此,依然不能兼顾所有的电平。由此造成了设计时的选型困难及现场设备间的不兼容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变电平差分单端可转换脉冲输出电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变电平差分单端可转换脉冲输出电路,使得一个接口可以同时兼容差分脉冲输出和单端脉冲输出,从而同时能对各种电平有良好的兼容性。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变电平差分单端可转换脉冲输出电路,包括两个推挽电路、电路供电高电平端、电路供电低电平端和光耦,两个所述推挽电路分别为第一推挽电路和第二推挽电路,所述第一推挽电路和第二推挽电路相并联,所述第一推挽电路和第二推挽电路的一侧并联连接处电性连接有电路供电高电平端,所述第一推挽电路和第二推挽电路的另一侧并联连接处电性连接有电路供电低电平端;
所述第一推挽电路是由第一上三极管、第一控制三极管、上拉电阻、第一下三极管和第一推挽电路输出端组成,所述第一控制三极管上的集电极连接有上拉电阻,且第一控制三极管上的集电极通过上拉电阻与电路供电高电平端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推挽电路是由第二上三极管、第二控制三极管、下拉电阻、第二下三极管和第二推挽电路输出端组成,所述第二控制三极管上的发射极连接有下拉电阻,且第二控制三极管上的发射极通过下拉电阻与电路供电低电平端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三极管上的基极和第二控制三极管上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第一控制三极管上的基极和第二控制三极管上的基极相连接后共同连接光耦。
优选地,上述用于可变电平差分单端可转换脉冲输出电路中,所述光耦上设置有输入测低电平端和输入测高电平端。
优选地,上述用于可变电平差分单端可转换脉冲输出电路中,所述第一上三极管和第一下三极管相串联,所述第一上三极管和第一下三极管的串联连接处电性连接有第一推挽电路输出端。
优选地,上述用于可变电平差分单端可转换脉冲输出电路中,所述第一上三极管上的基极和第一下三极管上的基极相连接后与第一控制三极管上的集电极相连接。
优选地,上述用于可变电平差分单端可转换脉冲输出电路中,所述第二上三极管和第二下三极管相串联,所述第二上三极管和第二下三极管的串联连接处电性连接有第二推挽电路输出端。
优选地,上述用于可变电平差分单端可转换脉冲输出电路中,所述第二上三极管上的基极和第二下三极管上的基极相连接后与第二控制三极管上的发射极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环球机床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烟台环球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环球机床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烟台环球数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96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