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捆棒材端面字符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7615.1 | 申请日: | 2021-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8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付祥;郭旺;黄永建;王春梅;黄风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34 | 分类号: | G06K9/34;G06K9/62;G06T7/11;G06T7/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张燕燕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捆棒材 端面 字符 识别 方法 | ||
成捆棒材端面字符识别方法,所述字符颜色为白色,所述字符由方形标志点、百位数字、十位数字、个位数字及圆形标志点从左向右依次排列组成,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第1步,成捆棒材端面图像分割为单根棒材端面图像;第2步,单根棒材端面字符图像增强;第3步,单根棒材端面字符区域检测;第4步,单根棒材端面字符分割;第5步,单根棒材端面字符识别。本发明方法根据特钢棒材生产环境及端面喷码方案的特点,将成捆特钢棒材端面图像分割成为单根特钢棒材端面图像进而进行图像增强和字符识别,为终实现单根棒材全流程可追溯的战略要求奠定技术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字符识别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成捆棒材端面字符识别方法,属于字符识别领域。
背景技术
特钢棒材是建筑、机械、汽车等行业不可或缺的材料。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对不同特性钢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我国作为钢铁产量第一大国,特钢棒材年产量在1500万吨以上。特钢棒材的型号和种类多样,钢铁生产厂家每天要生产数万根特钢棒材,入库时的生产信息标记是以捆为单位,而特钢棒材在诸多领域有着重大的需求,改变以往的成捆标记方式为单根标记方式是大势所趋。因此,国家科技部提出了在特钢棒材精整生产中实现单根棒材全流程可追溯的战略要求。
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钢铁生产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多。钢铁生产厂家在棒材精整生产时,在棒材端面进行编码标记并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完成编码的识别,进而获取每根特钢棒材的生产日期、炉批号、型号等具体生产信息。因此,提出一种成捆棒材端面字符识别方法,解决实现单根棒材全流程可追溯过程中的身份自动识别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原因,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成捆棒材端面字符识别方法,为最终实现单根棒材全流程可追溯的战略要求奠定技术基础。
本发明是根据棒材生产环境的特点提出的一种成捆棒材端面字符识别方法。其识别方法思想是根据特钢棒材形状特点,将成捆特钢棒材图像分割为单根特钢棒材端面图像;结合字符图像角度随机的特点,完成字符区域的检测、校正与分割;利用分割完成的单个字符图像创建并训练SVM分类器完成字符识别。
成捆棒材端面字符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成捆棒材端面图像分割为单根棒材端面图像;
(2)单根棒材端面字符图像增强;
(3)单根棒材端面字符区域检测;
(4)单根棒材端面字符分割;
(5)单根棒材端面字符识别。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根据特钢棒材生产环境及端面喷码方案的特点,通过Hough变换将成捆特钢棒材端面图像分割成为单根特钢棒材端面图像,采用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增强方法对特钢棒材端面图像进行增强,结合MSER方法完成字符区域的筛选,采用边缘检测和投影法完成字符区域的分割,采用SVM分类器字符识别方法完成特钢棒材端面字符的识别,为终实现单根棒材全流程可追溯的战略要求奠定技术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成捆棒材端面字符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操作。
成捆棒材端面字符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成捆棒材端面图像分割为单根棒材端面图像;
(2)单根棒材端面字符图像增强;
(3)单根棒材端面字符区域检测;
(4)单根棒材端面字符分割;
(5)单根棒材端面字符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76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