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首效高倍率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3145.1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2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祝;苏敏;陈云;李凡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H01M4/58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何俊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首效高 倍率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硅氧材料首效低、电导率不佳及膨胀较大的问题,公开了一种高首效高倍率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硅基负极材料为高首效SiO/C材料、石墨及硬碳分布于无定型碳中形成的复合结构;硅基负极材料中各组分的质量比为高首效SiO/C材料:石墨:硬碳:无定型碳源为1:1~10:1~5:0.1~0.3。对氧化亚硅材料进行液相预锂化处理,将高首效硅氧材料固定在石墨颗粒和硬碳颗粒之间,通过碳基材料的锚定作用缓解硅基材料的体积膨胀,起锚定作用的无定型碳同时在高首效硅氧材料、石墨及硬碳表现形成了一层碳包覆层,最终制得的硅基复合材料具有高首效高倍率长循环寿命的特点,综合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首效高倍率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类电子行业及电动汽车等领域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储能设备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众多的储能器件中,锂离子电池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发展,为了跟进实际应用的步伐,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及安全方面也在不断提升;传统的石墨类锂电池负极材料,因为其理论容量低,已经成为制约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的一项重要因素,与此同时,硅基材料因为其高容量、来源广泛、嵌锂电位低等有点成为最有希望取代石墨的下一代负极材料,硅基材料又分为纳米硅与硅氧方向,与纳米硅相比,硅氧材料因为体积膨胀相对较小、循环更稳定而更被业内人士看好,而且硅氧材料理论容量在2000mAh/g以上,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但硅氧材料因为首次充电过程形成Li2O、Li4SiO4等副产物,导致其首次效率低,而且硅氧材料本身电导率不佳、膨胀依然较大等问题,也需要进一步改善与提升。
针对硅基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科研人员已经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改善的手段主要集中在预锂化、包覆、掺杂以及结构设计;专利CN111710848A将SiOx与掺杂元素源混合,得到掺杂硅源,再将掺杂硅源与锂源混合煅烧,得到导电性能好、首效高的硅氧负极材料,但是其预锂方式是高温烧结,均匀性难以控制且在规模化应用时会存在加工性的问题;专利CN110010863A将金属锂溶解在有机溶剂,加入负极粉末完成预锂,提升材料首效同时减小了电池在充放电过程的膨胀,且液相过程可以提高预锂的精度及一致性,但本专利使用的锂源为单一的金属锂,应用有局限性难以规模化生产;专利将硬碳颗粒与氧化亚硅混合,加入水性粘结剂调节浆料粘度,喷雾干燥后得到混合颗粒,使硬碳小颗粒包裹在氧化亚硅颗粒表面,制备出的电池具有循环性能好的特性,但此专利未使用硬碳且没有对硅材料进行预锂,材料首效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硅氧材料首效低、电导率不佳及膨胀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高首效高倍率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对氧化亚硅材料进行液相预锂化处理,再将预锂后的硅氧材料与石墨、硬碳混合并添加碳源进行造粒,将高首效硅氧材料固定在石墨颗粒和硬碳颗粒之间,通过碳基材料的锚定作用缓解硅基材料的体积膨胀,起锚定作用的无定型碳同时在高首效硅氧材料、石墨及硬碳表现形成了一层碳包覆层,以进一步提升成品硅基材料的循环性能,且硬碳颗粒的存在可以提升复合材料的倍率性能,最终制得的硅基复合材料具有高首效高倍率长循环寿命的特点,综合性能优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首效高倍率硅基负极材料,所述硅基负极材料为高首效SiO/C材料、石墨及硬碳分布于无定型碳中形成的复合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硅基负极材料中各组分的质量比为高首效SiO/C材料:石墨:硬碳:无定型碳源为1:1~10:1~5:0.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未经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31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