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西兰花芽苗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抗炎活性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8434.2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9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杰;孙瑜阳;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3/00 | 分类号: | C12P13/00;C07C331/20;A61P1/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陈波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芽 提取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活性 | ||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和天然活性物质提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西兰花芽苗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西兰花芽苗的干燥、粉碎、脱脂、水解、超声浸提、旋转蒸发步骤;其中采用二氯甲烷进行西兰花芽苗活性成分的提取;本申请的制备方法所提取的西兰花芽苗提取物显示出较好的抗炎活性,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和天然活性物质提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西兰花芽苗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抗炎活性。
背景技术
西兰花(Brassica oleracea L.var.italica),又称青花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植物。西兰花中含有丰富的天然活性成分,如硫代葡糖苷(Glucosinolates,GLS简称硫苷)、多酚、花色苷等,其营养成分含量居于植物翘楚。当硫苷与黑芥子酶(Myrosinase,MYR)接触,可水解生成具有显著抗癌功效的异硫氰酸盐(Isothiocyanates,ITCs)。西兰花中含量最高的硫苷是萝卜硫苷(Glucoraphanin,GRA),其水解物—萝卜硫素(Sulforaphane),是迄今为止抗癌作用最强的天然成分。
芽苗类蔬菜,是指利用植物种子或其他营养贮存器官,在黑暗或光照条件下直接生长出可供食用的嫩芽、芽苗、芽球、幼梢或幼茎。在植物长期的生长过程中,植物幼苗会积累更多的植物化学物质,因而,芽苗类蔬菜中的植物活性物质是其成熟蔬菜的2-10倍,而西兰花芽苗中萝卜硫苷和萝卜硫素含量是成熟西兰花的10-100倍。随着消费者对蔬菜质量和种类要求的提升,芽苗菜作为一种富含营养、优质的绿色食品,因其风味独特和药食同源的保健功效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芽苗菜产业已成为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兴蔬菜产业。
炎症是机体对病原体刺激而产生的免疫应答。通常情况下,在炎症发生过程中,免疫细胞可以释放多种细胞因子调控内环境信号,促使组织修复和炎症消除。但在长期的炎症的发展过程中,巨噬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侵袭组织,释放多种炎症因子如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及大量的活性氧,造成组织损伤,从而改变机体的微环境,引起细胞基因突变,进而导致炎症的恶化,最终促进肿瘤的发生。因此,抑制炎症的发生及发展是当前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之一。而目前的研究多集中西兰花的抗氧化、抗菌以及抗癌活性,对于抗炎活性的探究甚少。
发明内容
申请人对西兰花芽苗的生物活性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以特定提取方法提取的西兰花芽苗活性物质能提供良好的抗炎活性,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培养介质对西兰花芽苗提取物抗炎活性的影响。在新鲜的西兰花芽苗中,萝卜硫素的前体物质萝卜硫苷与MYR存在于不同的区室。但在后续的研磨过程中,萝卜硫苷与MYR被释放,处于同一反应空间。在水解过程中,MYR被活化进而能够发挥其生理功能,促进萝卜硫苷转化为萝卜硫素。因此,若无水解过程,则无法活化MYR,即无法生成萝卜硫素。本方法涉及的西兰花芽苗提取过程具有步骤少、水解过程无需其余试剂调节水解环境、操作便捷等特点。
此外,抗炎活性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若将其具体化可以细分至各类疾病。目前,关于萝卜硫素的抗炎活性主要集中在对于肾脏、肝脏、胃、肌肉等器官或组织的炎症。而针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和治疗,涉及ITCs及萝卜硫素的研究较少。因此,尽管萝卜硫素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但是针对溃疡性结肠炎这类特定疾病的抗炎效果并未完全明晰。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西兰花芽苗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西兰花芽苗的干燥、粉碎、脱脂、水解、超声浸提、旋转蒸发步骤;其中采用二氯甲烷进行西兰花芽苗活性成分的提取。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新鲜西兰花芽苗冻干、研磨过筛后得到西兰花芽苗干粉;
取干粉加入正己烷脱脂,晾干有机溶剂;
将所得的残渣加入蒸馏水,于黑暗条件下进行水解得到湿粕;
向所得的湿粕中加入干燥剂,随后加入二氯甲烷萃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84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