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检测设备的自动测试软件数据动态同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9907.2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0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周世勇;李成帅;丁建岽;杜念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F16/27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6655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检测 设备 自动 测试 软件 数据 动态 同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检测设备的自动测试软件数据动态同步方法,属于设备自动测试领域,采用将Model/View结构和关联类容器QMap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测试过程中的数据动态同步,通过自动测试软件完成对综合检测设备测试参数的实时修改、实时显示,对测试项目的动态加载或删减,以及测试报告的自动生成;具体过程为:测量开始前,根据测试需求确定测试项目,自动导入与之相对应的测试数据文件;启动测量,下发测试参数,将测试结果实时显示在界面视图中;待所有测试项目测量结束,自动导出测试报告。本发明灵活性好,可动态新增或删减测试项目和实时修改测试数据,可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设备自动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检测设备的自动测试软件数据动态同步方法。
背景技术
综合检测设备是由多个测试模块组合的一体化综合测试设备,适用于外场雷达和电台的测试和检修,以及电子设备研制、生产、维修和检测等领域。因综合检测设备内置多个测试模块,其自身需要出厂交检测试的项目也比较繁多,所以如何快速准确的对其进行测试就显得尤为重要。
综合检测设备内部集成多个测试模块,面对多个模块的不同测试项目,现有对综合检测设备的测试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采用人工配置测试参数的方法,直接根据单个测试项目需求,人工配置测试参数,待项目测试结束后,记录测试结果,依次重复,之后再进行下一个测试项目的测试。人工配置测试参数方法的缺点:需要人工配置的测试参数多,重复性工作量大,测试效率低;人工记录测试数据,记录效率低,容易记录出错。第二种是应用固定的项目测试流程的方法,在测试之前对固定的测试项目进行参数设置,设置完毕后,开始测试,待测试结束后依次记录测试结果。固定测试项目流程方法的缺点:灵活性较差,不能根据实际测试需求制定新的测试方案;不能实时修改测试参数并生效,操作友好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综合检测设备自动测试软件数据动态同步的方法,可有效解决在对综合检测设备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重复性工作量大,测试效率低和灵活性差所造成的困难。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综合检测设备的自动测试软件数据动态同步方法,采用将Model/View结构和关联类容器QMap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测试过程中的数据动态同步,包括通过自动测试软件完成对综合检测设备测试参数的实时修改、实时显示,对测试项目进行动态加载或删减,以及测试报告的自动生成。
优选地,方法涉及的核心设备及软件包括自动测试软件、综合检测设备、陪测设备。
优选地,自动测试软件安装在PC端,自动测试软件通过TCP/IP协议将综合检测设备和陪测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实现对综合检测设备的自动测试。
优选地,通过自动测试软件完成综合检测设备测试过程中数据动态同步的具体步骤如下:
S1.测量开始前,根据测试需求确定测试项目,自动导入与之相对应的测试数据文件;
S2.启动测量,下发测试参数,将测试结果实时显示在界面视图中;
S3.待所有测试项目测量结束,自动导出测试报告。
优选地,步骤S1中在导入测试数据文件时,实时的在界面上调整测试参数,或对测试项目动态新增、删减。
优选地,Model/View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模型或数据模型、视图或视图组件,模型或数据模型、视图或视图组件之间设置代理。
优选地,数据为各个测试项目的测试参数,文件格式为.csv;视图或视图组件选用QTableView视图组件,用于显示.csv文件中的表格数据;模型或数据模型选用QStandarItemModel数据模型来读取表格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99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