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位移监测装置以及位移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2340.6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02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庆;李玲玉;崔国建;郭宇航;高阳;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21/32 | 分类号: | G01B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张晓冬 |
地址: | 43007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位移 监测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本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位移监测装置以及位移监测方法。其中的位移监测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以及伸缩杆,第二固定盘设置在第一固定盘的正下方,伸缩杆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固定盘的中部,伸缩杆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固定盘的中部,伸缩杆的上端可相对伸缩杆的下端伸缩,三个固定杆下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盘上,三个固定杆分别设置在伸缩杆的周面外侧,每个固定杆的上端均对应设置有一个力传感器,每个力传感器均对应通过一个弹性件连接在伸缩杆的杆身上。本发明可快速获得岩体内部的轴向变形和错动变形,以全面获得岩体内部的综合变形信息,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位移监测装置以及位移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岩体内部变形监测是掌握岩体响应、判断岩体稳定性的重要方法,也是对工程岩体采取加固措施时的重要依据。现有的岩体内部变形监测多通过钻孔内安装监测装置实现,包括多点位移计、光纤光栅、阵列式位移计、滑动测微计等。
多点位移计监测点数量以4~6点居多,当钻孔各个锚固点的岩体产生位移时,经传递杆传到钻孔的基准端,各点的位移量均可在基准端进行测量。此方法仅用于监测基岩在不同深度沿钻孔轴线方向的变形,难以准确判断滑动方向,且点距较大,无法精细地获得岩体内部变形,且受现场条件的影响较大。滑动测微计仅能测量沿着测线方向的应变和轴向位移分布,且安装测试操作复杂,不能连续监测。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是利用光纤材料的光敏性,即外界入射光子和纤芯相互作用而引起后者折射率的永久性变化,但此方法在测量应变时,必须对温度进行补偿,且只能产生轴向变形。
阵列式位移计采用微机电感应方式和阵列式计算原理,虽然可实时获取连续的变形曲线,但在安装时,需将位移计布置在PVC套管内,且位移计的各测点不固定,仅能用于测斜或测量沉降变形,无法测量岩体内各点的相对变化。
现有技术中,虽然能够分别测量岩体的轴向变形和错动变形,但并未实现全方位的监测,因此,如何获得岩体内部的综合变形信息是现有技术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位移监测装置以及位移监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获得岩体内部的综合变形信息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位移监测装置,所述位移监测装置包括:
第一固定盘;
第二固定盘,所述第二固定盘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盘的正下方;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盘的中部,所述伸缩杆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盘的中部,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可相对所述伸缩杆的下端伸缩;
三个固定杆,三个所述固定杆下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盘上,三个所述固定杆分别设置在所述伸缩杆的周面外侧,每个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均对应设置有一个力传感器,每个所述力传感器均对应通过一个弹性件连接在所述伸缩杆的杆身上。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的上端通过球铰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盘的中部,所述伸缩杆的下端也通过球铰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盘的中部。
进一步地,三个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均锚固在所述第二固定盘上。
进一步地,三个所述固定杆分别为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以及第三固定杆,其中:
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盘上,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对称设置在所述伸缩杆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端均对应设置有一个力传感器,每个所述力传感器均对应通过一个弹性件连接在所述伸缩杆的杆身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23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