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模拟生长环境的特种经济作物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8529.1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3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婧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婧雯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9/2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竞存 |
地址: | 21009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模拟 生长 环境 特种 经济作物 培育 方法 | ||
1.一种智能模拟生长环境的特种经济作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需培育的特种经济作物,根据气象站记录的该作物自然生长地点的历史气候数据,提取20年以上的气候因子参数导入到控制软件中,输入控制参数,对极端气候进行修订,建立过高因子组和过低因子组,将基础气候因子参数转化为修正气候因子参数,所述基础气候因子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度、风速、降雨量、降雪量中的一种或多种,将修正气候因子参数通过气候模拟设备在智能控制气候培育室内进行重现,保持作物在修正气候因子参数模拟的环境中培育,随时监视成活率,在成活率低于预期时及时调整人工设置的参数,在保证成活率的基础上持续实施培育计划直到作物成熟;
所述建立过高因子组和过低因子组具体为:建立过高因子组,以及建立过低因子组,所述过高因子组为适宜生长区间的高值到过高致死值之间的范围,所述过低因子组为适宜生长区间的低值到过低致死值之间的范围,将各个有效气候因子的过高因子组和过低因子组分别分为3-10段,分段方法为在控制软件中选择采用等分、等差递减或等比递减中的一种分段方式进行选取,再把这些参数按强度从低到高进行排序;
所述修正气候因子参数具体为:选定过高因子组中第一个值和过低因子组中第一个值的开始日期、持续时长、实施周期和实施次数,替换掉基础气候因子参数的原有数据,得到第一年修正气候因子参数,用同样的方式得到第二年、第三年及之后的修正气候因子参数,当选取到最接近过高致死值和最接近过低致死值的参数后,就一直选用此参数得到以后各年的修正气候因子参数培育作物,直到完全成熟收获;
所述保持作物在修正气候因子参数模拟的环境中培育具体为:在培育第一年,用第一年修正气候因子参数在智能控制气候培育室内通过各类气候模拟设备进行重现,到了培育的第二年就换成第二年的修正气候因子来重现气候,以此类推,每培育满一年就换成下一年的修正气候因子参数来执行,直到作物完全成熟收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模拟生长环境的特种经济作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控制参数为选取有效气候因子,输入有效气候因子的适宜生长区间值、过高致死值、过低致死值;所述选取有效气候因子为在基础气候因子参数中选取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模拟生长环境的特种经济作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极端气候进行修订为对基础气候因子参数中超过过高致死值和过低致死值的部分进行修改,用过高致死值和过低致死值替代超过部分,避免作物超过其生物学上限和下限的阈值,修订反季节或反昼夜的极端气候,避免灾害类气候重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模拟生长环境的特种经济作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过程中的监视和修订具体为:设定预期存活率,在培育过程中一旦出现作物死亡率超过预期的情况,立刻查找作物死亡原因,调整人工设置的参数,通过新的修正气候因子参数重新进行培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模拟生长环境的特种经济作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气候培育室包括控制软件和若干个单位培育室;所述控制软件具备人工界面实现参数输入,控制软件自动控制单位培育室内的设备,控制软件还负责接收每个单位培育室发来的监测信号;所述单位培育室长度为15m,宽度为10m,内设置有气候模拟设备和环境监测反馈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模拟生长环境的特种经济作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候模拟设备包括空气加湿和干燥装置、土壤加湿和干燥装置、温度模拟装置、光照模拟装置、风力模拟装置、积水模拟装置、积雪模拟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模拟生长环境的特种经济作物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监测反馈系统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风力传感器、积水测量装置、积雪深度测量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通过环境测量和监控各项数据,将数据反馈给培育室内的环境模拟设备,环境模拟设备调节培育室内的气候因子,使其符合作物生长气候参数组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婧雯,未经陈婧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85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焦激光打标浮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腹膜透析管便携式紫外杀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