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吸能块生产用翻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90924.1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0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汤建华;胡振;汤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焜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 |
代理公司: | 合肥利交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259 | 代理人: | 蔡辉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保税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吸能块 生产 翻转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吸能块生产用翻转装置,驱动组件通过转轴带动转杆转动,在转杆向第一传送组件方向转动过程中,当转动杆相对端和左侧对应的固定块顶部抵接时,推动组件带动移动组件相向移动,移动组件带动夹持组件相向移动,夹持组件对吸能块进行夹持;在转杆向第二传送组件方向转动过程中,当转动杆相对端和右侧对应的固定块顶部抵接时,推动组件带动移动组件向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移动组件带动夹持组件向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即完成翻转,设置有防滑垫,可增大移动杆和滑行孔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夹持块夹持过程中移动杆移动进而导致吸能块脱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翻转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吸能块生产用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碰撞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汽车车身的吸能能力对车内乘客的保护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在目前的汽车设计中,通常是采用安装在汽车前部和尾部的保险杠系统来保证车厢结构框架在低速碰撞下不受严重破坏,从而保证车内成员以及汽车主体结构本身的安全,为了尽可能的吸收撞击的动能,在现在的保险杠系统设计中,往往会加入一个变形元件,即所谓的碰撞吸能块,吸能块的设计还远远没有达到上限,传统金属材料已经不具备性能优势,关于其材料和结构的优化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在汽车吸能块的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对吸能块进行翻转,目前,吸能块翻转作业是由人力完成,但人工翻转效率低下、劳动重复性大,工人的劳动强度高,随着人工成本越来越高,汽车吸能块生产用翻转装置越来越被迫切的需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吸能块生产用翻转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吸能块生产用翻转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吸能块生产用翻转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底部连接有支腿,底座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底座顶部前后对称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之间连接有转轴,底座前侧设有驱动组件,转轴前端向前穿过轴承座并和驱动组件配合,转轴外壁前后对称连接有转杆,转杆另一端沿前后方向设有滑行孔,滑行孔内腔侧壁连接有防滑垫,转杆互相远离的一侧均设有推动组件;
转杆相对端设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通过移动组件和推动组件配合,移动组件和防滑垫配合,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顶部前后对称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和对应的推动组件配合。
优选的,驱动组件包括齿轮,齿轮连接在转轴前端侧壁,齿轮下方设有回字形的驱动件,驱动件顶部设有第一齿牙且第一齿牙和齿轮底部配合,底座前侧壁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向前并连接有半齿轮,驱动件内腔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二齿牙且第二齿牙和半齿轮配合,驱动件左右侧壁之间设有滑动孔,底座前侧壁左右对称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之间连接有滑杆,滑杆穿过滑动孔。
优选的,滑杆的截面积呈方形;滑动孔的截面积呈方形。
优选的,推动组件包括转动杆,转动杆通过支架连接在转杆互相远离的一侧侧壁,转动杆相对端连接有连杆,连杆相对端和对应的移动组件连接,转动杆相对端和对应的固定块配合。
优选的,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杆,移动杆互相远离的一端和连杆对应的相对端连接,移动杆外壁贴合防滑垫,移动杆相对端穿过滑行孔且其外壁连接有套筒,套筒顶部连接有螺栓,螺栓底部和移动杆顶部抵接,套筒相对端分别连接有横杆,横杆和夹持组件配合。
优选的,夹持组件包括固定筒,固定筒左右对称连接在横杆相对端侧壁,固定筒内腔连接有弹簧,弹簧另一端连接有夹持杆,夹持杆另一端向互相靠近的方向伸出固定筒内腔并连接有夹持块。
优选的,左侧的固定块的高度低于右侧的固定块的高度。
优选的,防滑垫为橡胶材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焜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焜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909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