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雷达复合视窗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8672.9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1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潘敏忠;陈宇光;魏孝典;章学堤;许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富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11 | 分类号: | G02B1/11;G02B1/18;G01S7/481 |
代理公司: | 福州旭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3 | 代理人: | 程春宝 |
地址: | 350018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雷达 复合 视窗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激光雷达复合视窗,包括第一光学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玻璃外表面从内至外贴设有第一AR可见光红外增透膜和AF超疏水膜,所述第一光学玻璃内表面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加热件、第一光学胶、塑胶和第二AR可见红外增透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雷达复合视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为加热丝,所述第一光学玻璃内表面设置有所述加热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雷达复合视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包括导电膜、银浆线路和消光膜,所述导电膜、银浆线路和消光膜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导电膜下表面设置有所述银浆线路,所述银浆线路下表面设置有所述消光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雷达复合视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和所述第二AR可见红外增透膜之间从上至下设置有第二光学胶和第二光学玻璃。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激光雷达复合视窗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S1、制备第一光学玻璃,在第一光学玻璃外表面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一AR可见光红外增透膜和AF超疏水膜;
步骤S2、在第一光学玻璃内表面从内至外依次贴设加热丝、第一光学胶、塑胶和设置有第二AR可见红外增透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雷达复合视窗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玻璃内表面。
7.一种如权利要求1、2或4所述激光雷达复合视窗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S10、制备第一光学玻璃,在第一光学玻璃外表面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一AR可见光红外增透膜和AF超疏水膜;
步骤S11、在第一光学玻璃内表面从内至外依次贴设加热丝、第一光学胶、塑胶和第二AR可见红外增透膜;
步骤S12、在所述塑胶和所述第二AR可见红外增透膜之间从上至下贴设有第二光学胶和第二光学玻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激光雷达复合视窗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玻璃内表面。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激光雷达复合视窗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S20、制备第一光学玻璃,在第一光学玻璃外表面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一AR可见光红外增透膜和AF超疏水膜;
步骤S21、在第一光学玻璃内表面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导电膜、银浆线路、消光膜及第一光学胶、塑胶和第二AR可见红外增透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雷达复合视窗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膜下表面设置有所述银浆线路,所述银浆线路下表面设置有所述消光膜。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3或4所述激光雷达复合视窗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S30、制备第一光学玻璃,在第一光学玻璃外表面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一AR可见光红外增透膜和AF超疏水膜;
步骤S31、在第一光学玻璃内表面从内至外依次贴设置有导电膜、银浆线路、消光膜及第一光学胶、塑胶和第二AR可见红外增透膜;
步骤S32、在所述塑胶和所述第二AR可见红外增透膜之间从上至下涂布有第二光学胶和贴设第二光学玻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激光雷达复合视窗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膜下表面设置有所述银浆线路,所述银浆线路下表面设置有所述消光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富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富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867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地面架空系统
- 下一篇:隧道施工盾构用壁后注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