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复方祛痘微乳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4617.2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5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巧玲;张艺;任雅涵;徐凝月;赵骏弘;徐蒋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 |
代理公司: | 泰州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5 | 代理人: | 周源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淮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复方 祛痘微乳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复方祛痘微乳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制剂领域。所述中药复方祛痘微乳凝胶剂,包括5%~45%的油相,20%~65%的表面活性剂,20%~50%助表面活性剂,1%~20%的中药复方祛痘成分,1%~10%的凝胶基质,其中中药复合祛痘成分为姜黄素、黄连素和白藜芦醇的混合物。姜黄素、黄连素和白藜芦醇三者协同,可以起到祛痘、淡化痘印的作用。本发明以中药为主要成分,发明了新型祛痘配方,通过优化自微乳体系,获得粒径小于70nm的自微乳,并以凝胶为基质,通过皮肤给药,增加了经皮吸收率,促进多活性成分的透皮吸收,能够起到缓释长效的目的,产品稳定性好,具有很好的祛痘及淡化痘印的功效,还能淡化痘印,去除痘坑,且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复方祛痘微乳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中国,约83%的人群曾患有不同程度的青春痘,95.3%的年轻人群面部存在粉刺、痤疮、色斑、毛孔粗大、肌肤敏感等肌肤问题。不仅如此,由于各种环境问题导致的成人痘问题也在泛滥。青春痘在临床上被称为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也是美容皮肤科最常见的病种之一。目前市面上治疗痤疮的美容产品主要成份多为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水杨酸等,中草药成份最为常见的是芦荟,且成分单一,有一定的抑菌消炎效果,但是并没有针对引起座疮的原因进行多成分、多靶点和多机制的综合调理,所以局部应用时效果缓慢,容易复发,最重要的是对痘印和痘疤的缓解作用不佳。所以,有必要寻找一种具有明显祛痘效果,且能够淡化痘印、预防痘坑的纯中药复方祛痘组合物。因此,本发明将焦点汇聚在了姜黄素、黄连、白藜芦醇、山苍子等中草药提取物。
姜黄素为酸性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镇痛等功效,能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分泌炎症因子,从而达到消灭痤疮的目的。同时其既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又没有与非选择性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可通过抑制促炎介质的产生而减轻炎症反应和自发性疼痛,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最重要的是姜黄素可以通过抑制多个纤维化因子的表达对人的皮肤纤维化起到抑制作用,促进创面非瘢痕性愈合,长期使用可去除痘坑。
黄连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均能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与一般的抗生素相比,不容易产生耐药性。且黄连提取液对痤疮丙酸杆菌和皮脂分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因此,作为局部皮肤外用的有效成分,能够有效的消炎、抗菌,帮助去除红肿发炎的痘痘,并预防痘痘的反复。
白藜芦醇是花生、葡萄、桑葚的有效成分之一,属于多酚类物质,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改善皮肤品质,使其细腻、光泽、富有弹性,并有抑制酪氨酸酶的作用,从而起到抑制皮肤老化、美白皮肤、淡化痘印的效果。但是白藜芦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在绝大部分固态脂质和液态脂质中的溶解度也较差;其次,白藜芦醇稳定性差,影响了其在医药及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山苍子油中柠檬醛含量高达80%,将其作为油相,不仅香气怡人,还能有效抑制黑色素沉积,起到美白、淡化痘印的功效。
常规的化妆品制作一般是将有效成分简单的溶解搅拌后加入基质中,粒径较大,通常为微米级,很难透过皮肤。而活性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是角质层细胞间途径,细胞间的间隙大约为70nm,未经特殊处理的活性物很难透皮吸收。因此,本发明采用的是微乳凝胶透皮给药系统。
微乳凝胶是一种新型的透皮给药系统,由载药微乳、凝胶基质以及其他附加剂组成。它是在微乳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备的分子凝胶剂,将载药微乳液加入到凝胶基质中以形成透明、均质、稳定的凝胶网络结构,增加了体系稳定性。微乳凝胶系统具有着微乳与凝胶的双重优势。微乳能改善药物的溶出度,降低皮肤的扩散屏障、增加药物的经皮渗透量,凝胶又能克服微乳经皮给药粘附性差,延展性差,持久性差的问题。所以,微乳凝胶系统具有着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好,制备简单、方便清洗等优势,可作为溶解度低、稳定性差、易挥发的药物经皮给药的新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46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浸式钻探施工工艺
- 下一篇:基于滚动出料的农业用播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