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科术后伤口检测施药自动护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2330.6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1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平平;胡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A61B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李婉君 |
地址: | 43007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科 术后 伤口 检测 施药 自动 护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科术后伤口检测施药自动护理装置,包括底座和在底座顶部设置的施药护理部及腿部支撑部,所述施药护理部与底座通过位置调整件滑动连接,所述施药护理部包括直线移动装置、转动装置和护理装置,所述直线移动装置呈中空圆柱形,所述转动装置呈圆环状设置于直线移动装置内且可沿其轴向滑动,所述护理装置设置于转动装置内环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用于带动护理装置转动的转动结构,所述护理装置包括检测器和药物护理件,所述腿部支撑部沿直线移动装置轴线方向布置。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移动和调整装置位置,可进行自动化施药,便于患者自行操作,减轻工作人员劳动量,且利于患者恢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护理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科术后伤口检测施药自动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术后伤口的护理工作通常需要对患者的伤口恢复情况作出检测后进行施药,来辅助伤口快速的恢复,现有操作中,大多为医务人员通过观察来确定患者伤口的恢复状况,但是这种方式会存在很大的误差,不能很好的比对患者伤口前后的变化,进而难以精准控制施药量,施药量的不准确会导致患者的伤口恢复缓慢,给医务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负担。
申请号为CN201610922737.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伤口检测施药护理装置,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护理装置主体,在护理装置主体前侧设有电源线接口,电源线接口内设有电源线,电源线上设有保险盒和电源插头,保险盒内部设有熔断丝,护理装置主体内部设有蓄电池支架、配电器支架和散热器支架,蓄电池支架上设有蓄电池固定套,蓄电池固定套上设有蓄电池,配电器支架上设有配电器,散热器支架上设有散热电机,散热电机左侧设有扇叶杆,散热电机前侧设有温控器,护理装置主体左侧设有仪器座椅固定板。本发明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在对患者伤口进行施药护理时,安全高效,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然而上述专利存在当患者腿部受伤无法自行移动时,因设备面积过大无法将设备移动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检测和自动施药处理,同时设备操作复杂,不便于患者后续自行进行操作,需要工作人员陪护,给工作人员增加劳动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移动和调整装置位置,可进行自动化施药,便于患者自行操作,减轻工作人员劳动量,且利于患者恢复的外科术后伤口检测施药自动护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科术后伤口检测施药自动护理装置,包括底座和在底座顶部设置的施药护理部及腿部支撑部,所述施药护理部与底座通过位置调整件滑动连接,所述施药护理部包括直线移动装置、转动装置和护理装置,所述直线移动装置呈中空圆柱形,所述转动装置呈圆环状设置于直线移动装置内且可沿其轴向滑动,所述护理装置设置于转动装置内环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用于带动护理装置转动的转动结构,所述护理装置包括检测器和药物护理件,所述腿部支撑部沿直线移动装置轴线方向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直线移动装置包括圆柱形的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移动环,所述外壳内对应地沿轴向方向分别布置有安装槽和滑动槽,所述安装槽内包括伺服电机控制的滑动丝杆,所述移动环外缘对应安装槽处设置有与滑动丝杆配合的移动块,所述移动环外缘对应滑动槽处设置有嵌入式的滑动块,所述转动装置设置于移动环内且与其转动连接。安装槽和滑动槽在外壳内壁相对设置,伺服电机设置于安装槽一端,滑动丝杆在安装槽内布置且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通过伺服电机的转动可带动滑动丝杆在转动,移动环用于衔接外壳和转动装置,在移动环外缘的移动块与滑动丝杆螺纹式连接,通过滑动丝杆的转动实现带动转动装置及其内设置的护理装置同时直线移动,以方便对伤口进行检测及施药护理,滑动块用于增加移动环直线移动的稳定性,转动装置与移动环内环转动连接,能够在直线移动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转动,从而对伤口进行多方位的检测及施药,可进行自动化施药,便于患者自行操作,利于患者恢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23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