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堤坝管涌事故的救援管子和应急救援管件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61929.1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1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乐;熊彩霞;何宝林;孙建华;朱元武;张晓堃;胡扬威;岳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中矿岩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6 | 分类号: | E02D19/16;E02B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堤坝 事故 救援 管子 应急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堤坝管涌应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堤坝管涌事故的救援管子,包括钢管,还包括:滑动圈滑动连接于钢管靠近底端部位,其中所述滑动圈上端周向分布有锚刺压力感应式撞针爆破包,其中所述压力感应式撞针爆破包左右分别紧贴有粘合剂包以及膨胀小球包。该装置提供了新的止水方法,可以看成两个作用在不同位置的堵漏结构相互促进的整体,作用在管涌口的应急救援管件加入管子后,这里管子不仅仅起到了固定应急救援管件主体的作用,最重要的是管子本身的堵漏功合起来能够在三层滤网处迅速形成堵漏层,效率大大提高,并且能够快速止水,缩短抢修时间;该装置不单单作用于普通河堤,还可以用于两边都有水的河堤堤坝,针对低水位堤坝封堵迅速有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堤坝管涌应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堤坝管涌事故的救援管子和应急救援管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渗流作用下土体细颗粒沿骨架颗粒形成的孔隙,水在土孔隙中的流速增大引起土的细颗粒被冲刷带走的现象叫做管涌。管涌发生时,水面出现翻花,随着上游水位升高,持续时间延长,险情不断恶化,大量涌水翻沙,使堤防、水闸地基土壤骨架破坏,孔道扩大,基土被淘空,引起建筑物塌陷,造成决堤、垮坝、倒闸等事故,因此需要一种用于放置该事故发生的应急救援管件。
其形成的原因大多为堤坝、水闸地基土壤级配缺少某些中间粒径的非粘性土壤,在上游水位升高,出逸点渗透坡降大于土壤允许值时,地基土体中较细土粒被渗流推动带走形成管涌;基础土层中含有强透水层,上面覆盖的土层压重不够;工程防渗或排水(渗)设施效能低或损坏失效。
一般管涌的应急抢护方式为反滤围井以及养水盆形式用的比较多,但目前反滤围井用的材料为垒土袋、垫沙石或柴草滤料,这种方法没有专业的处理设备,工作效率低浪费很多人力物力也不一定能够产生好的止水效果;其次养水盆方式只能作用在上下游水位差不大地区,局限性很明显,效应的设备也比较简陋,不能通用,另外两边都有水的堤坝传统方式不能针对性实时,低水位堤坝封堵比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堤坝管涌的应急救援管件,以解决目前一般管涌的应急抢护方式为反滤围井以及养水盆形式用的比较多,但目前反滤围井用的材料为垒土袋、垫沙石或柴草滤料,这种方法没有专业的处理设备,工作效率低浪费很多人力物力也不一定能够产生好的止水效果;其次养水盆方式只能作用在上下游水位差不大地区,局限性很明显,效应的设备也比较简陋,不能通用,另外两边都有水的堤坝传统方式不能针对性实时,低水位堤坝封堵比较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堤坝管涌事故的救援管子,包括钢管,还包括:法兰管头,固定于所述钢管上端,其中所述钢管靠近端头部位开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上螺纹连接有限位套;滑动圈,滑动连接于所述钢管靠近底端部位,其中所述滑动圈上端周向分布有锚刺,所述锚刺端头均设有倒钩;爆破口,设于所述钢管底端管壁的两侧;压力感应式撞针爆破包,安装于所述爆破口内部,其中所述压力感应式撞针爆破包左右分别紧贴有粘合剂包以及膨胀小球包。
为了防止逆流,为了方便固定,优选的,所述钢管上端内部安装有单向阀,所述钢管下端部位开有若干锚刺孔,每个所述锚刺均收束于相应的锚刺孔内部,所述钢管底端设有锥形钻头。
为了使管子能够具备阻断管涌的能力,优选的,所述粘合剂包内装有作用于土壤和细沙的高效粘合剂,所述膨胀小球包内装有遇水快速膨胀的膨胀球。
为了多种方式触发引爆,优选的,所述滑动圈位于压力感应式撞针爆破包上方,所述压力感应式撞针爆破包下方设有伸缩撞针,所述伸缩撞针上套有弹簧,所述伸缩撞针上系有拉绳,所述拉绳另一端系有充气气球。
用于堤坝管涌的应急救援管件,还包括包圈,所述包圈内壁上固定有若干供钢管穿过的固定环,所述包圈上还固定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连接有多边形板,所述多边形板中间设有多边形的中层过滤网,所述包圈上套有滑动套环,所述滑动套环上系有钢索,所述钢索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重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中矿岩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中矿岩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19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