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苝二酰亚胺基桥联双β-环糊精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59628.5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2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来生;钟慧;张天赐;曾庆丽;双亚洲;李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29;B01J20/30;C08B37/16 |
代理公司: | 南昌大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5 | 代理人: | 刘华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苝二酰亚 胺基 桥联双 环糊精 固定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苝二酰亚胺基桥联双β‑环糊精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以苝二酰亚胺基桥联双β‑环糊精为配体,SBA‑15为硅胶基质制备得到,制备方法过程简单,条件温和,绿色无毒,重现性好;制得的该苝二酰亚胺基桥联双β‑环糊精固定相具有较好的对映体选择性,较稳定的色谱性能,较好的协同包结和手性分离能力,能同时拆分酸性、碱性、中性和两性手性化合物,能够适用于多种色谱模式,是一种高效多能的手性分离材料,在手性药物、农药的分离领域中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性分离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苝二酰亚胺基桥联双β-环糊精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手性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手性物质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在化学、医学、食品、农药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手性物质的对映体虽然结构相似,但其在生理活性、生物毒性和药代动力学上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各对映体中往往只有其中一种具有相应的活性,而其他对映体不仅无活性,甚至还会表现出毒副作用。
在1992年,美国FDA对手性药物的申报和生产实行了严格的标准,随后加拿大、日本和欧盟实行了相应的手性药物监控标准。 200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也已颁布《手性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15版中国药典开始规定了7种手性药物需要监测对映体。目前我国用于临床上的合成药物60%是以外消旋体的形式使用,农业生产上使用的手性农药占总农药比例逐年上升(40%以上)。手性化合物在医药和农药方面的广泛使用给药品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带来了新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健康生殖。虽然我国作为农药和药物的制造和消费大国,但在手性分离材料和技术研发方面相对较弱。以瑞格到奈的拆分为例,所用到的α-酸性糖蛋白柱依赖国外公司,如 AGP(美国药典中USP L41),价格十分昂贵(1.5~2.0万/根),其他类型色谱柱也是如此,纤维素柱(~1.7万/根),大环抗生素柱(~2.4万/根),环糊精柱(~1.2万/根),所以迫切需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性分离材料和技术,以保障地方和国家手性药物质量分析与监控需要。
除旋光性外,左旋体与右旋体的理化性质几乎相同,对映体的拆分和含量测定是一项困难与挑战性并存的工作,对手性物质的质量控制和动力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具有分离条件温和,无需样品气化,不会导致样品异构体的转变,对药物分析的兼容性好等特点,已发展成为当今手性分离的手选方法之一,其中HPLC固定相的性能是对映体拆分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研发新型高效的手性分离材料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环糊精作为第二代超分子化合物,具有内疏水外亲水的独特性质,能与许多化合物形成包合物,具有很强的手性识别能力,己被广泛地用作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其疏水性内腔使环糊精具有与多种客体分子形成“主-客体包合物”的卓越能力,加上环糊精结构改造便利,化学稳定性好,制备成本低廉等优点,目前在手性分离领域已得到广泛的使用。近年来,环糊精端口的各种衍生方法日趋活跃,使环糊精柱手性分离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尽管衍生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环糊精固定相的手性分离能力,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单衍生化基团太少,对固定相选择性的改善成效小;部分衍生化不易控制参与反应基团的数量和位点,色谱重现性差;全衍生化使原有羟基几乎全部被置换,造成氢键作用受损、环糊精端口拥堵等后果,不利于充分发挥环糊精的包合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苝二酰亚胺基桥联双β-环糊精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具体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苝二酰亚胺基桥联双β-环糊精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96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