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埋大管径生活给水管道渗漏在线监测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3872.0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0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唐秀帅;文桂萍;易爵锋;范斯远;刘鑫;孔亮;黄华鹏;陈汝鹏;黄利榜;赵荣昌;谢婉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中达科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F17D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任漱晨 |
地址: | 5300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埋大管径 生活 给水 管道 渗漏 在线 监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埋大管径生活给水管道渗漏在线监测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渗漏监测领域,该监测装置,包括控制装置,主干管道,在主干管道上分段设置若干渗漏检测装置,各渗漏检测装置的输入/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每个渗漏检测装置均包括主干管电动阀、旁通管、流量计、流量计前手动阀、流量计后手动阀。本发明在用水低谷时,关闭相邻上下级渗漏检测装置上的主干管电动阀,测量相邻上下级渗漏检测装置上旁通管的水流量并计算其差值,根据差值判断该段主干管道的渗漏情况,之后打开主干管电动阀,恢复主干管全径流。该装置可对主干管道进行分段检测和判断,为管道查漏、检修提供帮助,有效减少直埋大管径生活给水管道因长期渗漏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渗漏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埋大管径生活给水管道渗漏在线监测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直埋供水管管道由于长时间使用,管道老化、土壤位移等容易出现管道渗漏现象。若管道出现渗漏现象而不能及时发现和修补将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且因管道渗漏造成渗漏处土壤流失及掏空现象,继而引起管道变形、移位、损坏等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现城市生活供水管道、园区供水主管道一般管径都很大,且大多采用埋地敷设,由于供水管道直埋地下,很难发现管道的一般渗漏现象,当在主干管上采用大量程流量计进行监测时,由于计量仪的误差原因,对一般渗漏仍然难以发现和判断,只有在渗漏较大时,大量程流量计才起作用,或出现地面塌方或者自来水从地表面喷出时才会被发现,但这时已经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流失,同时对地面、管道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当管道出现一般性渗漏时,应及时发现并补修,本发明“一种直埋大管径生活给水管道渗漏在线监测装置及其方法”就是为了满足该需求而设计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埋大管径生活给水管道渗漏在线监测装置及其方法,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一种直埋大管径生活给水管道渗漏在线监测装置及其方法,包括主干管道,在主干管道上间隔设置若干个渗漏检测装置,若干个渗漏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控制装置连接,每个渗漏检测装置均包括电动阀、第一手动阀、第一流量计、第二手动阀和旁通管,所述电动阀设置在主干管道上,所述旁通管连接在电动阀两端的主干管道的上,并与主干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手动阀、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手动阀依次设置在旁通管上,所述电动阀和第一流量计均与控制装置连接,两个渗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间隔间的主干管道是否出现渗漏,所述控制装置用于采集渗漏检测装置的数据然后监测每段的主干管道是否出现渗漏。
进一步地,渗漏检测装置与渗漏检测装置之间的主干管道距离为上下级管道检修井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支管道和第二支管道,所述第一支管道上设置有支管渗漏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支管道上设置有渗漏检测装置,所述支管渗漏检测装置包括第三手动阀、第二流量计和第四手动阀,所述第三手动阀、第二流量计和第四手动阀依次设置在第一支管道上,所述第二流量计与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还包括若干根第一支管道,若干根第一支管道均与主干管道连接,每根第一支管道上均设置有支管渗漏检测装置,支管渗漏检测装置包括第三手动阀、第二流量计和第四手动阀,所述第三手动阀、第二流量计和第四手动阀依次设置在第一支管道上,所述第二流量计与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个入户无线水表,控制装置还包括无线接收模块,每个入户无线水表采集入户水管的流量并传给无线接收模块,存入控制器内进行计算前端用户的用水的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中达科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中达科智能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38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