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砌体的再生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3343.0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9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夏丽萍;沈家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新华夏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1/41 | 分类号: | E04C1/41;C04B28/04;C04B38/00;C04B38/08;C04B38/10;C04B111/20;C04B111/40;C04B11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6299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再生 保温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砌体的再生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粗骨料、细骨料、砂石、硅酸盐水泥和发泡剂,所述粗骨料是由废弃的聚苯乙烯泡沫板粉碎形成的大于5mm直径的颗粒,所述细骨料是由废弃的混凝土块碾碎筛选出的小于5mm直径的颗粒,所述硅酸盐水泥、细骨料和砂石以7∶2∶1的比例加水搅拌制成外层耐磨料,所述硅酸盐水泥、粗骨料和细骨料以7∶1∶2的比例加水搅拌并利用发泡剂发泡制成轻质保温料。该适用于砌体的再生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废弃混凝土作为细骨料制配外层耐磨料和轻质保温料,同时利用废弃的聚苯乙烯泡沫颗粒作为粗骨料配制轻质保温料,对混凝土废料和废弃聚苯乙烯泡沫板进行了利用,减少了废弃材料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砌体的再生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建筑工程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全国范围内的绿色建筑以及节能建筑越来越多,由于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0%,因此降低建筑能耗能对社会整体起到环保节能的作用。
在建筑工地施工的过程中,会设置围墙进行维护阻挡,这些围墙在施工完成之后,会进行拆除,从而变成施工废料,这些废料混凝土并没有回收利用,废料的堆积会占用较多空间。
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适用于砌体的再生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砌体的再生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砌体的再生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S1:将废弃的聚苯乙烯泡沫板粉碎为大于5mm直径的颗粒作为粗骨料;
S2:取废弃的混凝土块碾碎,并利用筛网筛选出混凝土颗粒作为细骨料;
S3:将硅酸盐水泥、细骨料和砂石放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制成外层耐磨料;
S4:将外层耐磨料注入模具中成型,在成型之后,取出成型的外层耐磨料;
S5:将硅酸盐水泥、粗骨料和细骨料放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形成混合物,并往混合物中加入发泡剂进行搅拌混合制成轻质保温料;
S6:将轻质保温料注入成型后的外层耐磨料的圆孔中成型,完成制备;
所述模具包括下模板和放置在下模板上表面的成型箱,所述成型箱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成型圆柱,所述成型圆柱的数量为2-7个,且成型圆柱的底端与下模板的上表面搭接,所述成型箱的上表面设置有注浆管。
优选地,所述S3中的硅酸盐水泥、细骨料和砂石的比例为7∶2∶1。
优选地,所述S5中硅酸盐水泥、粗骨料和细骨料的比例为7∶1∶2。
优选地,所述成型箱具体为长度40cm~50cm、宽度30cm~45cm和高度30~45cm的开口向下的长方体。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适用于砌体的再生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废弃混凝土作为细骨料制配外层耐磨料和轻质保温料,同时利用废弃的聚苯乙烯泡沫颗粒作为粗骨料配制轻质保温料,对混凝土废料和废弃聚苯乙烯泡沫板进行了利用,减少了废弃材料对环境的影响。
2、该适用于砌体的再生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外层耐磨料中的硅酸盐水泥具有较强的耐磨性,增加了该材料的耐磨程度,轻质保温料中的硅酸盐水泥进过发泡剂进行发泡,内部形成较多小孔,具有隔音的效果,同时粗骨料的材质为聚苯乙烯泡沫,具有较强的保温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模具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模具俯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模板、2成型箱、3成型圆柱、4注浆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新华夏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新华夏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33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