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力发电与蓄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51106.0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5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厚生;赵峰;段中夏;王建超;马本栋;李然;彭爱武;靳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15/00;H02N15/00;B65G54/02;F03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 发电 蓄能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重力发电与蓄能装置,减少了传统矿山或采石场对运输车辆和修路的投资和损耗,在完成矿石或者石料等物料运输的同时,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经逆变后输出到电网,在必要情况下,整个装置可以进入蓄能运行,满足大电网蓄能需求。装置包括:从山上装料点到平地卸料点的倾斜双线闭合轨道,分上行线和下行线,用以装卸物料的无动力运输车,车底装有金属导电板,或者车底本身就由金属导电板制造,可以称为车底导体板,沿轨道铺设的电磁绕组,用以接收电磁绕组发出电能并馈电到电网的逆变器等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与蓄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重力发电与蓄能装置。
背景技术
矿山或者采石场在开采过程中,有大量的矿石或者石料从山上陆续用运输卡车运到平地,运输卡车下山过程中因为重力加速要连续刹车,将车辆和物料的重力势能用刹车片的摩擦耗散掉,刹车片会急剧升温和磨损,增加了运行成本和安全风险。因为车辆爬坡坡度的限制,道路会修得弯曲盘旋,延长了运行里程同时增加了修建道路的工程量和环境破坏度,运输卡车上山过程则纯属于能量消耗过程。可以看出,传统的矿山或采石过程存在巨大的能量浪费和环境破坏,如果把这部分重力势能利用起来进行发电,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意义重大。目前国内外也有相关重力势能进行发电利用的技术提出,如在车轴上安装能量回收发电机(参考专利:202110015415.6),建设高塔用于发电(参考专利:202020554724.1),牵引发电,将索道系统逆向运用(参考专利:202010100210.3)或者偏心轮发电(参考专利:201910767082.5),等等,但以上这些都很有局限性,涉及到车辆的改造技术、成本及发电效率、能否向电网馈电、场景条件是否适合建设施工等实际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重力发电技术可实施性不足以及成本高、对实施场景条件要求比较苛刻等缺陷,提供一种重力发电与蓄能装置及方法,利用矿山或者采石场的矿石或石料的重力势能进行发电,这种重力发电装置利用磁悬浮直线电机技术,无动力运输车结构简单,下降过程中没有摩擦力,装置发电效率高,小车下降速度和发电功率可控,运送物料的同时兼具发电的功率,没有排放,绿色环保。必要情况下,该装置可以进入蓄能模式,就是装置从外电网吸收电能,驱动无动力运输车自下向上运动,将电能转化为无动力运输车的势能,在必要的情况下再以发电的模式将储能的能量释放出来,馈电到电网,起到对外电网能量调节的作用,改善电网电能质量,提高发电厂输出的电能利用率,降低发电厂装机容量上限。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重力发电与蓄能装置,包括:从山上装料点到平地卸料点的倾斜双线闭合轨道1,分上行线和下行线,用以装卸物料的无动力运输车2,车底装有金属导电板,或者车底本身就由金属导电板制造,可以称为车底导体板3,和沿轨道铺设的电磁绕组4,用以接收电磁绕组4发出电能并馈电到电网的逆变器等等。
自高处向低处架设两条轨道1,分上行线和下行线,形成闭合回路,每条轨道有两根平行的钢轨,钢轨间铺设有电磁绕组4,电磁绕组由逆变器提供背景电流,无动力运输车2在高处的装料点装满物料沿下行线自上而下沿轨道1运行,车底的导体板中感应出的涡流与电磁绕组4相互作用,将无动力运输车2的运动动能转化为电能向外输出,以直线发电机状态运行,由逆变器调制以后,将电能输送到电网;无动力运输车到达卸料点后将物料卸下,空车沿上行线由电磁绕组4以直线电动机状态运回到装料点装料,如此往复。
下行线和上行线都运行在直线电动机状态,从电网吸收能量,将无动力运输车2从低处驱动到高处,将能量以重力势能的方式储存起来,起到蓄能的作用,再以上述直线发电机的状态将能量释放到电网。
逆变器通过调节电磁绕组4中的电流与车底导体板3涡流之间的相位差,使涡流和电磁绕组4中的电流产生的磁场相斥,实现无动力运输车2的磁悬浮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511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