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鸡源假长双歧杆菌培养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8201.0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5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德艳艳;廖洪;武慧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丰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K10/18;C12R1/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宾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59 | 代理人: | 黄磊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鸡源假长双歧 杆菌 培养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鸡源假长双歧杆菌培养方法,即分离自健康鸡肠道,经BM固体培养基37℃厌氧培养36~48h后,形成中到大菌落,圆形,呈白色、水样半透明或不透明状,边缘整齐,中央隆起,表面光滑的鸡源假长双歧杆菌。本发明培养方法简单有效,所获得的鸡源假长双歧杆菌细胞呈棒状、杆状或分叉为V型、Y型;革兰氏染色反应为阳性,所培养的鸡源假长双歧杆菌能够对SPF鸡有促生长作用,而且菌株安全无害,不会损伤肠粘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菌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鸡源假长双歧杆菌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假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pseudolongum)和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is)、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一样同属双歧杆菌属,目前国内关于假长双歧杆菌直接应用于食品、益生菌添加剂或者药物的研究很少,少数文献是关于假长双歧杆菌分离的报道。1998年,杨增岐等从健康鸡嗉囊和盲肠内容物成功分离出一株假长双歧杆菌,2011年,郭世奎等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辣木复合肠内营养和普通肠内营养对艾滋病患者肠道双歧杆菌的影响时发现假长双歧杆菌、双双歧杆菌以及短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增多,揭示辣木复合肠内营养对艾滋病患者肠道微生态有显著改善作用,暗示假长双歧杆菌可能对肠道微生态稳定有一定作用。
国外已经有大量关于假长双歧杆菌作为益生菌应用于畜牧业、宠物的研究。2013年,波兰学者EWELINA PATYRA等提到假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pseudolongum)是欧盟允许使用的饲料益生菌添加剂之一。1995年,Abe等将假长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作为益生菌应用于哺乳期仔猪,发现具有生长促进作用。2013年,Esther Ramalho Afonso等发现商业化益生菌产品ProbA能显著提高奶猪平均体重并能清除鼠伤寒沙门氏菌,其成分包括假长双歧杆菌(1.5×109CFU/g)和瑞特乳杆菌(1.5×109CFU/g)。2004年,BOILEAU等发明欧洲专利“CANINE PROBIOTIC BIFIDOBACTERIA PSEUDOLONGUM”,将假长双歧杆菌作为益生菌应用于宠物,具有调节肠道菌群,预防胃肠道疾病。2008年,Thomas William等发明美国专利“CANINE PROBIOTIC BIFIDOBACTERIUM GLOBOSUM”,将假长双歧杆菌亚种球双歧杆菌作为益生菌应用于犬,预防疾病促进健康。2009年,Nadia Vasquez等研究发现,假长双歧杆菌菌株Patronus能通过降低肠道内蛋白氧化敏感性达到减少氧化性损伤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切换频次,减少培养基损耗的鸡源假长双歧杆菌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鸡源假长双歧杆菌培养方法,其创新点在于:假长双歧杆菌是从健康鸡肠道中分离获得,经BM固体培养基37℃厌氧培养36~48h后,形成中到大菌落,圆形,呈白色、水样半透明或不透明状,边缘整齐,中央隆起,表面光滑的鸡源假长双歧杆菌。
进一步的,所述BM固体培养基配方为:酵母浸出粉10g/L,示蛋白胨5g/L,胰蛋白胨5g/L,葡萄糖10g/L,L-半胱氨酸盐酸盐0.5g/L,微量盐40ml/L,琼脂粉20g/L,调pH至7.4。
进一步的,所述微量盐配方:氯化钙0.2g/L,硫酸镁0.48g/L,磷酸二氢钾1.0g/L,碳酸氢钠10.0g/L,磷酸氢二钾1.0g/L,氯化钠2.0g/L。
本发明还提供了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鸡源假长双歧杆菌在促进SPF鸡生长方面应用。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培养方法简单有效,所获得的鸡源假长双歧杆菌细胞呈棒状、杆状或分叉为V型、Y型;革兰氏染色反应为阳性,所培养的鸡源假长双歧杆菌能够对SPF鸡有促生长作用,而且菌株安全无害,不会损伤肠粘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丰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丰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82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