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抓斗吊车用电阻固定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4443.4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3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谢晓勇;曾军;刘浑建;杨红军;田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1/012 | 分类号: | H01C1/012;H01C1/08;F16F1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杜梦 |
地址: | 64245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抓斗 吊车 用电 固定 结构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抓斗吊车用电阻固定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涉及电阻固定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电阻安装箱,所述电阻安装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部安装有复位组件,所述电阻安装箱的内部且位于第一固定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本发明的有益增效:设置有第一固定组件,从源头上解决了电阻本体固定不稳定的情况,实现了一次固定,设置有复位组件,方便后期工作人员进行检修维护,同时加强了对电阻本体的固定效果,实现了双重固定,设置有散热孔、散热箱、进风孔和温度传感器,同时避免了温度过高导致的金属设备出现老化情况,导致固定效果不佳的问题,设置有减震板,从而提高了内部的固定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阻固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炉抓斗吊车用电阻固定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炉抓斗吊车通常是进行将工业废弃物等向卡车装载、卸载、堆积等作业,现有在炉抓斗吊车为了可以正常进行工作,需要对其内部进行安装电阻维持正常运转,因此需要对电阻进行固定安装,现有技术较为死板,现有在对电阻进行固定时大多直接与电路板直接焊接,一方面使得后续进行检修维护时不便,另一方面没有从根本解决电阻固定不稳定的情况,电阻出现固定不稳定,很大源头来自于电路板安装不稳定导致的,需要对电路板进行加固操作,因此本发明需要设计一种高炉抓斗吊车用电阻固定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抓斗吊车用电阻固定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炉抓斗吊车用电阻固定结构,包括电阻安装箱,所述电阻安装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部安装有复位组件,所述电阻安装箱的内部且位于第一固定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延伸至电阻安装箱外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电阻安装箱之间且位于第一滑动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滑动杆相靠近的一端均安装有滚轮,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电路板的顶部安装有等距分布的电阻本体,所述电阻本体与电路板相连接处均安装有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电阻安装箱的内部且位于电路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散热箱。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弹簧和转动杆,所述电路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第一空腔内部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第一固定杆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均包括第二滑动杆和限位杆,所述电路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等距分布的第二滑动杆,所述电路板的内部且位于第二滑动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第二滑动杆的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等距分布的第四弹簧,所述第二滑动杆远离第四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卡杆,所述电阻本体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配合连接卡杆使用的第二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电阻安装箱的内部且位于散热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电阻安装箱的顶部开设有配合散热箱使用的进风孔,所述电阻安装箱的一侧开设有配合电路板与电阻本体使用的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横板和第三弹簧,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横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等距分布的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顶部均与横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且位于横板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安装杆,所述横板的两侧均与安装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阻安装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板,所述电阻安装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无线信号收发器,所述电阻安装箱的两侧均安装有配合限位板使用的防护罩。
优选的,所述电阻安装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橡胶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44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