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的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6150.3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3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徐振峰;李国辉;张维良;郭策;吴张朋;侯代友;范帅;韩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0 |
代理公司: | 洛阳华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3 | 代理人: | 刘亚莉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突肩 结构 接触 连接器 | ||
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的连接器,包括多个端子模块和连接件,连接件用于将端子模块进行连接,端子模块包括绝缘塑胶和多个“C”型接触件,“C”型接触件1安装在绝缘塑胶内,各个端子模块上的“C”型接触件在连接件的作用下进行信号传输;“C”型接触件上的突肩与绝缘塑胶内的塑胶限位槽配合对“C”型接触件进行引导限位,有效避免了极限情况下的接触件失效脱落风险,“C”型接触件中信号传输路径短,能够改善SI性能,无需公母端配合使用,“C”型接触件的弯折部凸出绝缘塑胶,弯折部上的触点也高出绝缘塑胶,能够保证使用时“C”型接触件可靠的接触弹性变形,有效避免“C”型接触件由于过压而导致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速背板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现代数据通讯传输系统中,传输速率愈来愈高,高速互联系统广泛应用于通讯网络与数据交换系统中。高速背板连接器作为数据通讯的核心桥梁,对其性能要求愈来愈高,随着设备朝着小型化、高密度化的发展,对空间利用率要求越来越高,连接器出现各种各样布局形式,“C”型高速柔板连接器是一种新型超小体积的高密度连接器,能够满足狭小空间灵活的使用要求。
高速背板连接器实现共面主要通过公端与母端配合使用实现,使用方式较为固定,需求使用空间较大,不能满足狭小空间的使用要求。请参阅图1和图1,目前的“C”双触点连接器,市场上存在的“C”型双触点形式的连接器装配形式过于简单,只有“C”型双触点头部两个卡点,缺乏约束,导致该连接器在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造成接触不良。
目前的“C”双触点连接器,市场上存在的“C”型双触点形式的连接器装配形式过于简单,只有“C”型双触点头部两个卡点,缺乏约束,不利于自动化生产装配,导致该连接器在运输或者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造成接触不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通过“C”型接触件上的突肩与绝缘塑胶内的塑胶限位槽进行配合从而对接触件进行限位从而避免了接触件失效脱落风险的连接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带突肩结构的“C”型接触件的连接器,包括多个端子模块和连接件,连接件用于将端子模块进行连接,端子模块之间在连接件的作用下进行信号传输。进一步的,端子模块包括绝缘塑胶2和多个“C”型接触件1,“C”型接触件1安装在绝缘塑胶2内,各个端子模块上的“C”型接触件1在连接件的作用下进行信号传输。
进一步的,绝缘塑胶2内设置有塑胶限位槽203和塑胶凸起202,“C”型接触件1上设置有突肩102,将“C”型接触件1安装在绝缘塑胶2中时突肩102位于塑胶限位槽203内,突肩102与塑胶限位槽203配合用来对“C”型接触件1进行引导限位。
进一步的,“C”型接触件1两端设置有接触件卡扣103,接触件卡扣(103) 与塑胶凸起202配合将“C”型接触件1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C”型接触件1设置有弯折部105,弯折部105凸出绝缘塑胶2,弯折部105上设置有触点101,触点101凸出于绝缘塑胶2,能够使“C”型接触件使用时保持“C”型接触件1弹性变形。
进一步的,将连接器安装在PCB印制板9上时,每个“C”型接触件1 上的一个触点101与连接件,“C”型接触件1上远离连接件的触点101与 PCB印制板9相接触,“C”型接触件1、连接件9以及PCB印制板9组成整个链路信号传输通道,以使高速信号在PCB印制板9、信号端子和柔板3之间进行信号传输。
进一步的,连接件远离端子模块的一侧还依次设置有绝缘件和固定件,端子模块、连接件、绝缘件和固定件固定在一起,固定件用于对连接器进行支撑,绝缘件用于防止固定件影响端子模块内的信号传输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61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