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体检测方法、设备、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3737.0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5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谭圣琦;吴泽衡;徐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陈小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体 检测 方法 设备 介质 计算机 程序 产品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活体检测方法、设备、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活体检测方法包括:抽取人脸视频对应的视频文件元数据,并在所述视频文件元数据中提取视频数据描述特征;基于所述视频数据描述特征,对所述人脸视频进行伪造视频判别,获得伪造视频判别结果;基于所述伪造视频判别结果,判断所述人脸视频对应的待检测目标是否为真实活体。本申请解决了人脸识别系统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金融科技(Fintech)的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体检测方法、设备、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金融科技,尤其是互联网科技金融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如分布式、人工智能等)应用在金融领域,但金融业也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对金融业对应待办事项的分发也有更高的要求。
随着计算机软件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服务应用的不断发展,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人脸数据比较容易获取,通过利用他人的人脸照片、人脸视频等手段攻击人脸识别系统的情况正变得越来越常见,进而如何识别照片或者视频中的人脸是用户本人,也即验证用户是否为真实活体本人操作,在人脸识别系统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通常通过分析人脸视频或者图像序列中人脸的动作变化(如动作活体)、语音信息及嘴部动作变化(数字活体)或者脸部的三维结构信息等方式进行活体检测,也即,基于人脸图像序列或者人脸视频的人脸特征进行活体检测,但是,随着视频和图像的编辑技术的日益发展,若恶意攻击者通过伪造的人脸图像序列或者人脸视频攻击人脸识别系统,当前的人脸识别系统越来越难以抵御恶意攻击者的非法攻击,进而导致当前的人脸识别系统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体检测方法、设备、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人脸识别系统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活体检测方法,所述活体检测方法应用于活体检测设备,所述活体检测方法包括:
抽取人脸视频对应的视频文件元数据,并在所述视频文件元数据中提取视频数据描述特征;
基于所述视频数据描述特征,对所述人脸视频进行伪造视频判别,获得伪造视频判别结果;
基于所述伪造视频判别结果,判断所述人脸视频对应的待检测目标是否为真实活体。
可选地,所述视频数据描述特征包括视频特征、音频特征以及视频及音频匹配特征,
所述基于所述视频数据描述特征,对所述人脸视频进行伪造视频判别,获得伪造视频判别结果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视频特征、所述音频特征以及所述视频及音频匹配特征进行拼接,获得第一目标拼接特征;
基于预设分类模型和所述第一目标拼接特征,对所述人脸视频进行分类,获得所述第一视频分类结果;
基于所述第一视频分类结果,对所述人脸视频进行伪造视频判别,获得所述伪造视频判别结果。
可选地,所述视频文件元数据包括数据类别信息和数据数量信息,
所述在所述视频文件元数据中提取视频数据描述特征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数据类别信息进行类别编码,获得数据类别编码特征;
对所述数据数量信息进行正态化处理,获得数据数值特征;
将所述数据类别编码特征和所述数据数值特征共同作为所述视频数据描述特征。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伪造视频判别结果,判断所述人脸视频对应的待检测目标是否为真实活体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伪造视频判别结果,确定所述人脸视频是否为伪造视频;
若是,则判定所述人脸视频对应的待检测目标不为所述真实活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37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