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域生态敏感性的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7132.0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9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生;卢佳;于江;任家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G06V20/13;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郑俊彦 |
地址: | 10004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域 生态 敏感性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域生态敏感性的评价方法,由陆生生态敏感目标识别与评价体系和水生生态敏感目标识别与评价体系两部分组成,具体来说陆生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包括基于保护目标的敏感性分析、基于GIS空间分析的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生态敏感目标识别和基于生态安全的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生态敏感目标识别;水生生态敏感性评价包括流域中鱼类敏感目标的识别、鱼类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鱼类敏感性综合评价系数的计算和鱼类敏感性等级的划分。本发明所述评价方法从保护目标、生态空间、生态安全的角度探寻到适合的识别陆生生态敏感目标,从鱼类入手开展针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敏感目标识别与评价的方法,是一种综合性、并考虑人为活动影响的生态敏感性综合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域生态评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流域生态敏感性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发展目标应当设立不可逾越的生态保护红线,保护健康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而识别出生态系统的敏感目标,也是划定生态红线、保护生态的前提和基础。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指导区域社会经济建设是目前全球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普遍采取的战略。确定优先或重点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区域,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所谓生态敏感性即生态因子对外界干扰的耐受能力,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就是研究在不损失或降低环境质量情况下,生态因子对外界干扰和压力的适应能力。目前,国内外对生态敏感性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生态问题上,如关于水土流失与土地退化的动态敏感性分析、酸雨发生敏感性、土壤盐渍化动态敏感性、沙漠化敏感性等,而将流域作为研究对象、综合性的、并考虑人为活动影响的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鲜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域生态敏感性的评价方法,从保护目标、生态空间、生态安全的角度探讨了识别陆生生态敏感目标的方法和适用性,从鱼类入手初步尝试开展针对于水生生态系统的敏感目标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对流域生态敏感性做出综合性分析、评价。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流域生态敏感性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陆生生态敏感评价体系的构建
1-1,基于保护目标的敏感性分析:
根据现行的法律规章规定的研究流域内现有保护区目标识别为敏感性目标;
1-2,基于GIS空间分析的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生态敏感目标的识别:
根据研究流域面临的生态问题,选取包括生境敏感性、地质敏感性在内的指标作为评价指标;
其中,生境敏感性评价中,根据研究流域植被类型图和土地利用图,确定生境敏感性评价分级标准;地质敏感性评价中包括石漠化敏感性和水土流失敏感性;
1-3,基于生态安全的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生态敏感目标的识别:
分别进行生态足迹计算、生态承载力计算、生态赤字及生态足迹强度计算、生态压力指数计算、健康评价标准值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将生态敏感性等级分别识别为极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轻度敏感、不敏感;
步骤2,水生生态敏感评价体系的构建
2-1:流域中鱼类敏感目标的识别:
在研究流域根据源头、上游、中游、下游不同生境特点分区域设置若干采样点开展鱼类资源调查,对其进行种类鉴定及生物学测量,将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和保护价值、具有重要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及具有特定栖息或繁殖需求的物种,确定为该流域的鱼类敏感目标;
2-2:鱼类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7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