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产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现场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1978.3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5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马康;王以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能源计量数据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27/26;G01N27/30 |
代理公司: | 南京新众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34 | 代理人: | 彭雄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品 重金属 元素 含量 现场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现场检测方法,将待检测水产品洗净,取可食用部分,研磨粉碎;称取一定量的待检测水产品、水产品冻干粉空白样、水产品冻干粉标准样分别加入稀酸浸提;将浸提液离心,取上层清液;在浸提液中加入电解液,分别得到水产品待测液、空白样待测液、标准样待测液,使用空白样待测液、标准样待测液对电化学工作站进行校准,然后使用校准后的电化学工作站分析水产品待测液,得到待测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检测结果。本发明在检查现场即可完成水产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检测工作,同时能够快速、准确的得到水产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金属含量检测方法,属于重金属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产品营养价值丰富且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域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情况日渐加重,水产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限制水产品食用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重金属是典型的难降解、累积性污染物,可通过食物链传递并在生态系统中积累,在某些条件下还可转变为毒性更大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水产品中重金属元素检测工作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目前水产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检测方法,主要有样品前处理和样品检测两个步骤,其中样品前处理方法主要有微波消解、湿法消解等、溶剂提取、直接进样等,样品检测方法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酶联免疫法、电化学分析法等。目前已有一些样品快速前处理技术和样品快速检测技术的报道,然而现有的这些快速分析技术在水产品领域尚未有很好的结合,水产品快速前处理技术仍需要耗时的常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水产品快速检测技术也需要耗时的常规前处理技术进行样品处理,现有水产品检测方案均需在一定规模的化学分析实验室中完成。这些检测方案无法适应环境及市场产品的现场抽查、生产企业自查及水产品进出口快速通关的要求。
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通过高浓度酸(大于10mol/L)对食品样品进行微波消解或湿法消解处理,并通过调节PH得到待测溶液,解决食品基体的基体效应问题。这种方法前处理时间长,对环境有一定污染,且需要在有通风设备的试验室内完成。
中国专利CN 102246914 A公开了“利用稀酸浸提蛋白质类食品中重金属的方法与应用”,该专利中所有酸浓度为(1~4)mol/L,浸提液需要进行超滤浓缩,离心液需要调节PH。
中国专利CN 111638260 A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产干制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该专利中所用前处理方式为微波消解法,无法应用于现场检测,且电极处理复杂。
中国专利CN 106932255 B公开了“水产品中重金属元素快速检测方法”,该专利中样品前处理时间为4~6小时。
中国专利CN 108318571 A公开了“一种水产品中重金属含量检测方法”,该专利样品前处理需混合搅拌30~90min,检测所需试剂需调节PH。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产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现场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即时、准确、高效的在检查现场得到水产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检测数据。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产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现场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待检测水产品洗净,取待检测水产品的食用部分研磨粉碎,得到粉碎后待检测水产品。
步骤2,称取一定量的粉碎后待检测水产品,加入稀酸浸提,得到浸提液一。将浸提液一离心,取上层清液一。在取出的上层清液一中加入电解液,得到水产品待测液。
步骤3,取水产品冻干粉空白样加入稀酸浸提,得到浸提液二。将浸提液二离心,取上层清液二。在取出的上层清液二中加入电解液,得到空白样待测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能源计量数据中心),未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能源计量数据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19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