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流通智能合约实现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1330.6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9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怀民;陈鹏;史佩昌;杨尚之;傅翔;钟韬;李琳慧;相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20/38 | 分类号: | G06Q20/38;G06Q20/40;G06Q30/0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谭武艺 |
地址: | 41007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数据 流通 智能 合约 实现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流通智能合约实现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方法包括:数据市场为数据消费者DSC、数据提供者DSP之间针对目标数据data的数据交易创建包含数据消费者DSC的消费侧智能合约SCc,数据提供者DSP的供给侧智能合约SCs的交易tx,并将消费侧智能合约SCc和供给侧智能合约SCs上链存证;数据市场在TEE内部执行数据消费者DSC的数据交换、运算、结果输出,最终将合约销毁。本发明实现了数据流通合约模型,旨在为DSP和DSC提供数据交换的平台,通过设定数据的价格标准激励DSP共享数据,同时为数据交换过程提供强隐私保护,确保全过程数据隐私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流通智能合约实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大数据时代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渗透进入每一个行业并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各方竞争主要资源之一。如今,数据日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商品,如何挖掘这些数字资产背后潜藏着的巨大价值是发挥大数据优势关键。百度总裁李彦宏强调,数据本身不能产生很大的价值,只有数据的共享方能释放更大的价值。
与此同时,现实生活中数据孤岛和数据藩篱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得用户的所有者和特定的使用者被分开,相互之前的数据难以实现互通共享,数据所潜藏的巨大价值被埋没。数据共享平台的缺失、共享激励机制的缺乏、隐私保护机制的落后使得导致用户不能共享、不愿共享、不敢共享。数据贡献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挑战:第一,数据共享平台的缺失使得用户不能共享数据。一方面,数据信息的价值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公共数据的价值很低甚至不存在价值,而含有重要价值的数据公开放程度较低,掌握在少数团体和个人手中;另一方面,数据价值具有针对性,数据必须与实际需求相结合才能体现价值。例如,汇率的波动对于银行来说具有很大的价值,对于手工业生产者的价值不大。数据价值的差异性和价值的针对性使得数据提供者(DSP)和数据消费者(DSC)需正确匹配方能完成数据的交易,而现实中没有专门进行数字资产交换的平台供DSP发布自身所持有的数据,或者供DSC查询自身所需的数据,数据共享平台的缺失使得供需双方不能完成数据共享的过程,限制数据价值的释放。第二,共享激励机制的缺乏使得用户不愿共享数据。数据信息作为商品在生产、分配、成本、消费等方面不同于普通商品。其初次生产成本较高,再生产廉价,且数据本身不会因为消费而减少。共享过程中,数据本身是一种成品,又是其他商品决策的一种工具或输入产品。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数据的价值很难被严格度量,且价值随着传播逐渐降低,DSP共享数据后得到的报酬很少甚至没有报酬。过低的回报率使得DSP本身失去共享数据的意愿,也使得DSC得不到所需的数据资源,阻碍了数据价值的释放。第三,隐私保护机制的落后使得用户不敢共享数据。现如今,个人隐私保护越来越被重视,各国相继颁布法令控制网络中用户隐私数据的传播,比如GDPR和CCPA。数据共享过程中隐私保护手段不成熟,现有平台使得数据共享的同时所包含的个人隐私数据被暴露给DSC;数据共享过程中受到攻击,所共享的数据被除交易双方外的恶意第三方获取。DSP缺乏对交易数据隐私保护机制的信任,使其不敢将自身所持有的数据共享,更进一步阻碍了信息的共享传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13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