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顶盾机及顶盾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9828.2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0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杨雪松;胡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地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8/00 | 分类号: | E21D8/00;E21D9/10;E21D9/06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胡涛 |
地址: | 22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盾机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顶盾机及顶盾施工方法,包括:顶管工段:开设始发井,于始发井放入尾端连接有承插口的破岩设备,进行顶管施工;盾构工段:开设转换井,于转换井中将所述破岩设备尾端的承插口替换成尾盾,进行盾构施工。本申请创造性的提出采取转换井式顶盾工法,解决了原顶盾工法无法解决的尾刷塑性变形问题。拓宽了顶盾工法的适用性,提高了顶盾工法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顶盾机及顶盾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顶盾机(申请号202011256060.1)公开了一种顶盾机,包括依次设置的破岩设备、中盾和尾盾,所述中盾和所述尾盾之间设有推进油缸,所述尾盾中设有和所述尾盾轴向活动连接的转换环,所述转换环的前端和所述推进油缸的输出端相抵,所述转换环的后端和管片相抵,所述管片尾部设有主顶油缸。
已有的顶盾工法为顶盾机后面接转换环,先顶管模式,通过主顶油缸推动管节前进。当需要小半径转弯或顶力较大时,开始切换成盾构模式。盾构模式中采用盾构机自带推进油缸,借助已形成管片与土体间的摩擦阻力向前推进,然后通过拼装机拼装管片来完成每环的构筑,再由推进油缸实现整个顶盾机的掘进。
现有的顶盾工法固然较单一顶盾有不少优势,但同样存在问题。比如,长时间顶管时,由于尾刷始终处于被压,缺乏受力变化,容易发生塑性形变。而且,顶盾工法很大的优势在于无需做始发车站,而顶盾工法的始发井长度一般不超过10米,若机车组总长大于10米,下管片将会不太方便。
所以,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有必要设计一种顶盾机及顶盾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盾机及顶盾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顶盾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规划施工工段,将施工工段分为顶管工段和盾构工段;
b.于顶管工段的初端开设始发井,于始发井中放入后端连接有承插口的破岩设备,通过始发井中的主顶油缸顶进管片作用于承插口上,按规划管线进行顶管施工;
c.于顶管工段的末端,即盾构工段的初端开设转换井,于转换井中将所述破岩设备后端连接的承插口替换成尾盾,通过尾盾中的推进油缸顶进转换环作用于已形成的顶管隧道中的管片上,按规划管线进行盾构施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破岩设备的尾端和所述承插口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固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破岩设备的尾端和所述尾盾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固接。
一种顶盾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破岩设备、承插口和尾盾,所述破岩设备的后端根据施工工段选装承插口或尾盾,所述承插口和所述尾盾与所述破岩设备之间均通过螺栓可拆卸固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尾盾中设有推进油缸和转换环,所述转换环设于所述尾盾的后端并与所述尾盾之间轴向活动连接,所述转换环的前端和所述推进油缸的输出端相抵,所述转换环的后端和已形成的顶管隧道中的管片相抵。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申请提出的顶盾工法,在顶管时无需放入尾盾,极大的提高了尾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施工中的止水成本,提高的施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本申请提出的顶盾工法,与传统盾构相比,转换井相比传统始发井大为减小,大大降低始发成本。
3.本申请提出的顶盾工法,用已形成的顶管隧道代替始发车站,一方面与传统盾构相比,减小了制作车站的费用,另一方面与无转换井的顶盾工法相比,此工法对机车组的长度不设要求,去除了因机车组较长无法吊装管片的难点,降低施工难度,与机车组设计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地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地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98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