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己三胺的生产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6231.2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5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恩之;陈东生;张银杏;赵风轩;王志远;张楠;张传礼;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重庆华峰聚酰胺有限公司;重庆华峰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09/86 | 分类号: | C07C209/86;C07C211/14;C07C209/48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龚端 |
地址: | 408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己三胺 生产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2‑己三胺的生产系统,包括固液分离装置、脱水塔、脱轻塔、离心机、第一精制塔、第二精制塔,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物料进口用于与反应器排出的经气液分离、催化剂过滤、脱醇的混合物料源相连,固液分离装置通过溢流管对脱水塔供料,所述脱水塔的塔底排料口经第二管路对脱轻塔供料,所述脱轻塔的塔底排料口经第三管路对离心机供料,该离心机的清液出口经第四管路对第一精制塔供料,所述第一精制塔的塔底排料口经第五管路对第二精制塔供料,所述第二精制塔的塔顶排料口连接冷凝器,对外排出目标产品。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连续稳定生产2‑己三胺产品,满足化工企业的实际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2-己三胺的生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己三胺是一种化学物质,化学式为C12H29N3,分子量为215.38,又名二己基三胺,双(六甲撑)三胺,N-(6-氨基己基)-1,6-己二胺。
2-己三胺可用于替代己二胺及衍生物从而用于生产环氧树脂固化剂,也可用于合成阻垢剂双1,6亚己基三胺五甲叉磷酸盐,同时也可用于纺织、造纸助剂、沥青抗剥落剂等。
然而,目前2-己三胺通常是通过合成己二胺工艺中得到的副产中提纯得到,其中的杂质较多,且2-己三胺的含量不高,整体价值不高,不能作为产品对外出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2-己三胺的生产系统,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连续稳定生产2-己三胺产品,满足化工企业的实际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2-己三胺的生产方法,可连续稳定生产得到2-己三胺产品,且生产得到的2-己三胺产品中的2-己三胺的含量达到90%wt以上,有机物杂质含量控制在9wt%以下,水含量控制在1wt%以下,且不含氢氧化钠杂质,保证产品质量。
实现本发明目的之一的技术方案是:一种2-己三胺的生产系统,包括固液分离装置、脱水塔、脱轻塔、离心机、第一精制塔、第二精制塔,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物料进口用于与反应器排出的经气液分离、催化剂过滤、脱醇的混合物料源相连,固液分离装置通过溢流管对脱水塔供料,所述脱水塔的塔底排料口经第二管路对脱轻塔供料,所述脱轻塔的塔底排料口经第三管路对离心机供料,该离心机的清液出口经第四管路对第一精制塔供料,所述第一精制塔的塔底排料口经第五管路对第二精制塔供料,所述第二精制塔的塔顶排料口连接冷凝器,对外排出目标产品。
还包括反应器、过滤器、脱醇塔,所述反应器的底部设置原料进口,反应器的顶部设置排料出口,经气液分离装置,与过滤器的进口相连,所述过滤器的出口通过第一管路对脱醇塔供料,该第一管路上设有脱醇进料泵,所述脱醇塔的塔底排料口与固液分离装置的物料进口相连。
所述反应器设置第一冷却器,第一冷却器为盘管或夹套。
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缓冲罐、闪蒸罐,所述缓冲罐的上部与所述反应器的排料出口相连,缓冲罐的顶部出口经压缩机,用于对反应器提供压缩氢气,缓冲罐的底部出口通过第六管路与闪蒸罐相连,第六管路上设有阀门,闪蒸罐的罐底出口与过滤器的进口相连。
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和过滤器之间设置有过滤器进料罐,所述过滤器进料罐设有第二冷却器,第二冷却器为盘管或夹套,所述过滤器进料罐中设有搅拌器。
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包括第三冷却器、倾析器,所述第三冷却器的物料介质通道上游端用于与反应器排出的经气液分离、催化剂过滤、脱醇的混合物料源相连,物料介质通道下游端与倾析器的进口相连,所述倾析器的顶部通过溢流管对脱水塔供料。
所述脱醇塔的塔底排料口经过一换热器的热介质通道与固液分离装置相连,所述第一管路穿过该换热器的冷介质通道,对脱醇塔供料。
实现本发明目的之二的技术方案是:一种2-己三胺的生产方法,采用上述任一生产系统进行以下步骤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重庆华峰聚酰胺有限公司;重庆华峰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重庆华峰聚酰胺有限公司;重庆华峰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62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