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极片的制备方法、模头垫片及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4551.0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0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卞士磊;董义;李晓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创新航技术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139;B05C5/02;B05D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11410 | 代理人: | 钟锦舜 |
地址: | 213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制备 方法 垫片 | ||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极片的制备方法、模头垫片及电池,其中该制备方法包括:通过在沿着第一方向运动的集流体的表面涂布浆料以形成待处理极片,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形成的待处理极片包括涂布区和位于涂布区两侧的非涂布区,涂布区包括位于涂布区的两侧边缘区域的边缘削薄区、位于涂布区的中间区域的凹陷区以及位于凹陷区和边缘削薄区之间的正常涂布区,且边缘削薄区和凹陷区的涂布面密度相较于正常涂布区低;以及,沿着第一方向,从涂布区的凹陷区分切待处理极片,获得目标极片。利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以一种简便、高效且低成本的方法制备电池极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池极片的制备方法、模头垫片及电池。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绿色环保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和储能等领域。目前电池广泛采用侧出极耳的工艺,现有技术中,为了制备该侧出极耳工艺的电池极片,并使该电池极片在装配为电池之后能够有效避免析锂,通常需要采用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的制备工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电池极片的制备方法、模头垫片及电池,利用这种方案,能够解决上述缺少一种简便、高效且成本低的制备方法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通过在沿着第一方向运动的集流体的表面涂布浆料以形成待处理极片,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形成的待处理极片包括涂布区和位于涂布区两侧的非涂布区,涂布区包括位于涂布区的两侧边缘区域的边缘削薄区、位于涂布区的中间区域的凹陷区以及位于凹陷区和边缘削薄区之间的正常涂布区,且边缘削薄区和凹陷区的涂布面密度相较于正常涂布区低;以及,沿着第一方向,从涂布区的凹陷区分切待处理极片,获得目标极片。
上述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可以以一种简便、高效且低成本的方法制备出两侧边缘区域涂布面密度低,且其中一侧带有非涂布区的电池极片,该电池极片在装配为电池之后能够有效避免析锂。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模头垫片,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的制备方法,模头垫片包括:垫片本体,垫片本体上设有出料口,用于将浆料涂布在集流体表面以形成涂布区;边缘削薄部,设置在出料口的两侧边缘,用于降低涂布区的边缘削薄区的涂布面密度;中间削薄部,设置在出料口的中间位置,用于降低涂布区的凹陷区的涂布面密度。
上述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模头垫片结构简单,通过采用包括上述模头垫片的涂布装置,能够在集流体上涂布生成正常涂布区、边缘削薄区和凹陷区,且该边缘削薄区、凹陷区比正常涂布区的涂布面密度低,由此有助于高效、简便且低成本地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极片的制备。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利用如第一方面的方法制造形成的电池极片。
上述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正极片的削薄区与负极片的削薄区相对应,正极片的正常涂布区和负极片的正常涂覆区相对应,可有效避免了电池边缘析锂的风险,并且该电池的正负电池极片的制备工艺简便、高效且低成本。
应当理解,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便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从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明白本文所述的优点和益处以及其他优点和益处。附图仅用于示出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创新航技术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创新航技术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45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肥料混合的均匀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负极材料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