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超图的药物-靶标-疾病相互作用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7912.0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6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吕肖庆;王蓓;瞿经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B15/30 | 分类号: | G16B15/30;G06K9/62;G06N3/04;G06N3/08;G06V10/74;G06V10/8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0 | 代理人: | 司立彬 |
地址: | 10087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超图 药物 靶标 疾病 相互作用 预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图的药物‑靶标‑疾病相互作用预测方法。本方法为:1)根据药物、靶标、疾病两两之间的二元关系R,建立语义超图G;根据药物分子指纹、靶标序列、疾病表型建立药物节点、靶标节点、疾病节点的特征相似图;2)在语义超图G上应用超图神经网络得到药物、靶标、疾病对应的节点表示;分别在药物、靶标、疾病的特征相似度图上应用图卷积网络得到药物、靶标、疾病对应的节点表示;3)将步骤2)得到的节点表示进行融合;4)利用步骤3)所得每个超边对应的融合后的节点表示训练预测模型;5)生成待预测药物a、疾病c的节点表示并将其输入到训练后的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得到药物a通过靶标b治疗疾病c的预测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生物信息网络嵌入及深度学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超图神经网络的药物-靶标-疾病相互作用关系的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对药物-靶点-疾病相互作用行为的建模在药物发现的早期阶段是至关重要的,并为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治疗带来巨大希望。在人类的代谢系统中,许多药物与细胞中的蛋白质靶点相互作用,调节靶点活动,从而改变生物途径,促进健康功能和治疗疾病。因此,利用关联紧密的药物、靶点、疾病的三重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
近年来,互联网上数据的增长和深度学习模型的不断发展,为探索药物、靶点、疾病之间更全面的关系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计算机辅助药物发现提供了强大推力。在深度学习模型中,图神经网络模型逐渐被应用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也为图神经网络在生物信息学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但现有方法大都利用传统的图结构(Graph),即将单个数据点映射到节点,将两个点之间的连接或关联映射到边,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这种成对的连接并不足以描述完整的数据关系,即,这种建模方式将药物-疾病和药物-靶标预测作为两个独立的任务,侧重两两之间的关系,忽略了三种实体之间可能同时发挥作用的依赖关系,在表示药物、靶点、疾病之间复杂的数据关系方面存在局限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超图的药物-靶标-疾病相互作用预测方法。本发明借助同类型医药信息实体之间的相似度,可以同时学习药物-靶标-疾病之间的高阶语义信息和特征相似度信息,自动学习药物、靶标、疾病的低维有效表示,完成对药物-靶标-疾病相互作用预测任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超图的药物-靶标-疾病相互作用预测方法,其步骤包括:
1)根据药物、靶标、疾病两两之间的二元关系R,建立语义超图G;根据药物分子指纹、靶标序列、疾病表型获得药物、靶标、疾病的初始特征向量表示XD、XT、XS,然后基于XD建立药物节点的药物特征相似图、基于XT建立靶标节点的靶标特征相似图、基于XS建立疾病节点的疾病特征相似图;
2)在语义超图G上应用超图神经网络得到药物、靶标、疾病对应的节点表示,即药物节点表示hD、靶标节点表示hT和疾病节点表示hS;分别在药物特征相似度图、靶标特征相似度图、疾病特征相似度图上应用图卷积网络得到药物、靶标、疾病对应的节点表示,即药物对应的节点表示靶标对应的节点表示和疾病对应的节点表示
3)将步骤2)得到的节点表示进行融合,其中将hD与融合得到药物节点表示zD、hT与融合得到靶标节点表示zT、hS与融合得到疾病节点表示zS;
4)将步骤3)所得融合后的节点表示输入到预测层,对训练数据集中样本进行预测,通过最小化损失函数训练整个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7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显示设备
- 下一篇:数据恢复方法、服务器、加密机、终端及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