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识别电路及相关的触控模块和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3514.1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4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冯春林;蒋艳芳;粟晓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宇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电路 相关 模块 控制器 | ||
1.一种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时序生成单元,其生成并发送时序信号,该时序信号界定出若干时序段;
受激单元,其具有若干受激端,每一受激端均具有对应的时序段且每一时序段均对应一受激端;其还接收所述时序信号且在与当前时序段对应的受激端受激时发送受激信号;
识别单元,其向所述时序生成单元发送时钟信号以使时序生成单元生成所述时序信号,该时序信号的时序段对应于所述时钟信号的时钟周期;其还接收所述受激信号并根据该受激信号的接收时刻所处的时钟周期识别所述受激单元的受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激单元还具有与各受激端一一对应的若干查询端,每一查询端均具有对应的时序段;
所述识别单元包括微处理器,所述时序生成单元包括移位寄存器;
所述微处理器向所述移位寄存器发送所述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其还接收所述受激信号以识别所述受激单元当前受激的受激端;
所述移位寄存器具有若干与各查询端一一对应连接的移位输出端,其根据所述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通过各移位输出端分别向对应的查询端分时切换输出查询信号;各移位输出端切换输出的查询信号共同构成所述时序信号,每一查询信号的发送期间均构成一所述时序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内建立有第一数据表,其储存有各受激端与各时钟周期的对应关系;
所述微处理器在收到所述受激信号时根据该受激信号的接收时刻所处的时钟周期查询所述第一数据表,以识别所述受激单元当前受激的受激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寄存器的型号是74HC164,其第8引脚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以接收所述时钟信号,其第1引脚和第2引脚串接且均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以接收所述数据信号;
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第3引脚、第4引脚、第5引脚、第6引脚、第10引脚、第11引脚、第12引脚和第13引脚均适于构成其移位输出端。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激单元的受激端在检测到电物理量的变化超过预设阈值时受激。
6.一种触控模块,其包括若干触摸按键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电路;各所述触摸按键分别连接所述受激单元的一受激端,且在被按下时使对应的受激端受激;所述识别单元根据所述受激单元的受激端的识别结果识别被按下的触摸按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电路具体为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电路;
所述触摸按键的数量为4;所述受激单元包括触摸IC,其型号是KF8TS2510;
所述触摸IC被配置为其第12引脚、第11引脚、第10引脚和第9引脚分别构成一所述受激端且分别通过一限流电阻连接一所述触摸按键,其第5引脚、第6引脚、第7引脚和第8引脚分别构成与所述第12引脚、第11引脚、第10引脚和第9引脚对应的所述查询端且均用于接收所述查询信号,其第13引脚构成所述受激单元的输出端并用于向外发送所述受激信号。
8.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触控模块;所述触摸按键设于壳体上,所述识别电路设于所述壳体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单元在识别到被按下的触摸按键后还根据该触摸按键的功能对待控参数进行控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电路具体为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识别电路;
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第一LED数显屏、第二LED数显屏、内部电源和数显驱动电路;
所述第一LED数显屏和所述第二LED数显屏均设于壳体上,且分别用于显示实时参数和目标参数;所述第一LED数显屏的型号是TOF-8401BH,所述第二LED数显屏的型号是TOF-5421BH;
所述内部电源和所述数显驱动电路均设于壳体内,且所述数显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七三极管、第八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第13引脚,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LED数显屏的第12引脚,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内部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第12引脚,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LED数显屏的第9引脚,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内部电源;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第11引脚,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LED数显屏的第8引脚,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内部电源;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第10引脚,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LED数显屏的第6引脚,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内部电源;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第6引脚,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LED数显屏的第2引脚,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内部电源;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第5引脚,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LED数显屏的第3引脚,所述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内部电源;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第4引脚,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LED数显屏的第6引脚,所述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内部电源;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第3引脚,所述第八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LED数显屏的第10引脚,所述第八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内部电源;
所述第一LED数显屏的第4引脚、第1引脚、第3引脚、第11引脚、第5引脚、第2引脚、第7引脚和第10引脚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第二LED数显屏的第12引脚、第1引脚、第11引脚、第8引脚、第5引脚、第4引脚、第7引脚和第9引脚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连接所述微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宇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宇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35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