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价乳腺随访图像质量的方法、系统及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371037.5 申请日: 2021-04-07
公开(公告)号: CN113114952B 公开(公告)日: 2022-02-18
发明(设计)人: 马乐;李宏行;蔡裕兴;陈卫国;金连文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H04N5/243 分类号: H04N5/243;H04N5/235;G16H40/63;G16H30/20;G06T7/62;G06T7/12;G06T7/00;G06N3/04;G06V10/764;G06V10/82;G06K9/62
代理公司: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代理人: 陈巍
地址: 51000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评价 乳腺 随访 图像 质量 方法 系统 装置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乳腺随访图像质量的方法、系统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提取并保存前片乳腺图像的曝光参数;采集乳腺随访图像并提取其曝光参数;系统自动调取前片图像的曝光参数,实时将两次图像的曝光参数进行比较;当乳腺随访图像的曝光参数优于或接近前片图像时,认为所拍摄的随访图像质量符合质量控制,评为“甲片”;当乳腺随访图像的曝光参数比前片图像差,评为“乙片”或“丙片”时,则立刻对患者乳腺进行重新摄影。本发明通过图像数据量化,能够实时对图像质量进行控制,比较前后两次图像的曝光参数,当出现“乙片”或“丙片”时,立刻重新拍摄,使后续的图像质量符合“甲片”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影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评价乳腺随访图像质量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其发病率以每年2%~8%的速度递增。在我国,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开发表的数据,女性恶性肿瘤病例中约有15%是乳腺癌病例,占据着女性死因的首位,且发病率每年以平均0.2%-8%的速度增加。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患者数量多,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早期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其生存率显著提高,5年生存率可超过95%。乳腺癌防治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因此,每年一次的乳腺健康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乳腺X线摄影简便易行,且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留取的图像可供前后对比,不受年龄、体形的限制,目前被证实为最有效的乳腺病筛查方法之一,在乳腺癌的筛查、诊断、随访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头尾位(Craniocaudal view,CC)及内外侧斜位(Mediolateraloblique,MLO)两个常规体位的X线成像,能够突出组织边缘的轮廓,清楚显示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有利于微小钙化的检出及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最有效和可靠的方法之一,尤其对于临床不可探及的,以微小钙化簇为唯一表现的早期乳腺癌具有独特的诊断意义。

然而,优质的乳腺X线图像是病灶检出的关键。常规的乳腺图像质量控制从以下内容进行评审:影像体位、压迫、曝光条件、锐利度、伪影和检查标识。如常规乳腺头尾位,图像清晰锐利,充分显示腺体后方的脂肪组织,未出现皮肤褶皱,且包含乳腺的后内侧缘,不显示部分胸大肌边缘。在临床工作中,由于不同年资的技师经验差异,难以准确把握每次摄影的图像质量,因此在临床中,当医师发现图像质量无法达到诊断标准,即“乙片”时,常需要召回患者重新拍摄,这导致技师的工作效率低,也给患者的反复来回带去麻烦。而且,当前的乳腺图像质量控制都是基于单张拍摄的图像,尚未考虑将同一个患者前后拍摄的随访图像进行比较,并作为一种新的图像质量控制方法。针对以上的情况,急需一种根据前片曝光参数评价乳腺随访图像质量的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评价乳腺随访图像质量的方法、系统及装置,旨在针对拍摄乳腺图像时,通过图像数据量化,能够实时对图像质量进行控制,比较前后两次图像的曝光参数,当出现“乙片”或“丙片”时,立刻重新拍摄,使后续的图像质量符合“甲片”标准,提高操作技师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评价乳腺随访图像质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取并保存前片乳腺图像的曝光参数;

采集乳腺随访图像并提取其曝光参数;

系统自动调取前片图像的曝光参数及随访图像的曝光参数,实时将两次图像的曝光参数进行比较;

通过计算得到图像曝光参数的差异百分比,判断所拍摄的随访图像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控制。

优选地,在所述前片乳腺图像上,从其DICOM信息中提取并保存曝光参数于系统中,所提取的曝光参数包括:乳腺厚度BT1、乳腺压迫力度CF1,乳腺面积BA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10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