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面积铝单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9810.4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6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武彪;冯加贵;熊康林;陈建;孙骏逸;黄永丹;朱博杰;丁孙安;陆晓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30B23/02 | 分类号: | C30B23/02;C30B29/02;G06N10/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面积 铝单晶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大面积铝单晶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Si(111)衬底依次进行有机清洗、RCA1清洗、RCA2清洗、piranha溶液清洗及HF清洗,获得预处理后的Si(111)衬底,其中所述Si(111)衬底为2英寸Si(111)衬底;
以及,在真空条件下,将所述预处理后的Si(111)衬底立即置于进样装置中,再经真空管道传送至分子束外延装置中,之后以5~10℃/min的速率将分子束外延装置中的温度升至750~800℃,并通过反射高能电子衍射对所述预处理后的Si(111)衬底进行表面处理,之后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在所述Si(111)衬底表面生长铝单晶薄膜,获得大面积铝单晶薄膜,其中,所述分子束外延技术采用的工艺条件包括:冷嘴Al源温度为1000~1235℃,Al沉积速率为0.0345~1.5Å/s;所述真空管道的真空度小于10-10mbar;所述分子束外延装置的真空度小于10-11mbar;所述进样装置通有保护性气体;所述保护性气体选自惰性气体;
所述大面积铝单晶薄膜的谐振器本征品质因子为106~7.5*1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至少使所述预处理后的Si(111)衬底获得Si(111)7*7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在所述Si(111)衬底表面沉积铝薄膜,之后降温至100~28℃,从而在所述Si(111)衬底表面形成Al单晶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清洗包括:依次使用丙酮、异丙醇、去离子水对Si(111)衬底进行清洗,之后使用氮气吹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CA1清洗包括:将经有机清洗的Si(111)衬底置于包含NH4OH、H2O2和H2O的混合溶液中浸渍处理15~25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CA1清洗具体包括:将水与NH4OH溶液混合并加热至65~75℃,之后加入H2O2形成包含NH4OH、H2O2和H2O的混合溶液,而后将经有机清洗的Si(111)衬底置于所述包含NH4OH、H2O2和H2O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浸渍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CA2清洗包括:将经RCA1清洗的Si(111)衬底置于包含HCl、H2O2和H2O的混合溶液中浸渍处理15~25mi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CA2清洗具体包括:将水与HCl溶液混合并加热至65~75℃,之后加入H2O2形成包含HCl、H2O2和H2O的混合溶液,而后将经RCA1清洗的Si(111)衬底置于所述包含HCl、H2O2和H2O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浸渍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iranha溶液清洗包括:将经RCA2清洗的Si(111)衬底置于piranha溶液中浸渍处理10~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981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