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摆线推进器偏心控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9670.0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7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君;朱宝康;朱明昊;邹节志;刘集善;侯振华;许堂虹;王皋;李天歌;张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23/02 | 分类号: | B63H23/02;B63H23/30;B63H25/10;B63H2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摆线 推进器 偏心 控制 机构 | ||
1.一种摆线推进器偏心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由动力输入装置、减速装置、双向控制装置、行星齿轮组以及滑槽导向装置组成,所述动力输入装置由伺服电机(101)、动力输入轴(S1)、动力输入锥齿轮(102)、动力输出锥齿轮(103)、动力输出轴(S2)组成,其中伺服电机(101)固定在摆线推进器回转箱外壳顶端,动力输出轴(S2)与推进器回转箱保持较高同轴度;动力输入轴(S1)从伺服电机(101)输出与动力输入锥齿轮(102)固结,动力输入锥齿轮(102)与动力输出锥齿轮(103)啮合,动力输出锥齿轮(103)与动力输出轴(S2)固结;所述减速装置由小齿轮I(201)、大齿轮I(202)、中间轴(S3)、小齿轮II(203)、大齿轮II(204)组成,小齿轮I(201)与大齿轮I(202)啮合,小齿轮II(203)与大齿轮II(204)啮合,小齿轮I(201)位于动力输出锥齿轮(103)正下方并固结在动力输出轴(S2)上,大齿轮I(202)与小齿轮II(203)固结在中间轴(S3)上,小齿轮I(201)与大齿轮I(202)啮合,小齿轮II(203)与大齿轮II(204)啮合,小齿轮II(203)位于大齿轮I(202)下方,大齿轮II(204)位于小齿轮I(201)下方,大齿轮II(204)与内长轴(S4)固结,其中小齿轮I(201)与小齿轮II(203)齿数相同,大齿轮I(202)与大齿轮II(204)齿数相同;所述双向控制装置由内长轴(S4)、齿轮III(301)、齿轮IV(302)、锥齿轮I(401)、锥齿轮II(402)、锥齿轮III(403)、锥齿轮IV(404)、锥齿轮轴I(S5)、锥齿轮轴II(S6)、锥齿轮轴III(S7)、锥齿轮轴IV(S8)、离合器I(C1)、离合器II(C2)、空心轴I(S9)、空心轴II(S10)、齿轮V(601)、齿轮VI(602)组成,齿轮III(301)与齿轮IV(302)啮合,齿轮III(301)位于齿轮II(204)下方并固结在内长轴(S4)上,内长轴(S4)与动力输出轴(S2)保持较高同轴度,齿轮IV(302)固结在锥齿轮轴I(S5)上,锥齿轮I(401)位于齿轮IV(302)正下方,与锥齿轮II(402)、锥齿轮III(403)相啮合,锥齿轮IV(404)位于锥齿轮I(401)正下方,与锥齿轮II(402)、锥齿轮III(403)相啮合;锥齿轮I(401)与锥齿轮轴I(S5)固结,锥齿轮II(402)与锥齿轮轴II(S6)固结,锥齿轮III(403)与锥齿轮轴III(S7)固结,锥齿轮IV(404)与锥齿轮轴IV(S8)固结,其中锥齿轮轴I(S5)与锥齿轮轴IV(S8)保持较高同轴度,锥齿轮轴II(S6)与锥齿轮轴III(S7)保持较高同轴度;离合器I(C1)内摩擦片与内长轴(S4)固结,外摩擦片与空心轴I(S9)固结,内长轴(S4)穿过空心轴I(S9)并且两轴保持较高同轴度;离合器II(C2)内摩擦片与锥齿轮轴IV(S8)固结,外摩擦片与空心轴II(S10)固结;齿轮V(601)与齿轮VI(602)啮合,齿轮V(601)位于离合器I(C1)正下方,与空心轴I(S9)固结,齿轮VI(602)位于离合器II(C2)正下方,与空心轴II(S10)固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96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作文盒子
- 下一篇:一种不易变形开裂的装配式设计混凝土饰面结构